主办:中国评论通讯社
首页|头条|焦点|大陆|台湾|港澳|国际|美国|两岸|华人|经济|财经|军情|社会
人物|文萃|图片|文化|娱乐|评论|社评|快评|观察|专论|网评|外电|智库|智囊
专题|专访|专页|周边|诗词|出版|编译|网书|数据|动态|电讯|名家|记者|简介
   2025年2月13日 星期四
设为首页】【加入最爱】【中评邮箱
您的位置:首页 ->> 中评电讯 】 【打 印】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第4页 第5页 第6页 第7页 】 
甘肃简牍博物馆展现生生不息中华文脉
http://www.CRNTT.com   2024-07-22 10:48:04


 
  “伟卿足下毋恙,叩头,闲者起居无它,甚善,贤独赐正腊□……□丞问起居燥湿,叩头。伟卿强饭厚自爱,慎春气”“旦莫尽真不久,致自爱,为齐数丞问甬君成起居,言归……请,叩头,因为谢。骍北尹衡叩头,塞上诚毋它可道者……”

  这是一枚出土于甘肃省金塔县境内汉代肩水金关遗址的汉简《尹衡致伟卿书信木简》。早晚要勤添衣物,慎春气忌风寒,友人间的真挚情感自然流露。然而一句“塞上诚毋它可道者”,却道尽了塞上戍边生活的苦寒艰辛。

  “馆内展示的5封居延地区书信,反映了边塞人家的日常生活、精神情感,展现了当时的真实场景。每一枚简牍都有故事,简牍中出现的每个人物都反映着一个时代。”肖从礼感慨。

  从居延官吏的读书单到工作日志,从全家人的出入关“年卡”到戍卒每日工作“打卡”凭证。一枚枚汉简封存了历史记忆,复原了鲜活故事。在这方寸天地上,旧日时光穿越千年,被后人无数次驻足观望。

  站在展厅中,观众陈桂兰夫妇看得投入,“我们好像进行着一场跨越时空的对话。读着这些至今清晰可辨的字迹,仿佛走进边塞,看到古人蘸墨写下文字的瞬间。”

  揭开古丝路驿站的面纱

  从长安(今陕西西安)沿秦岭、祁连山、天山一路往西,一条丝绸之路绵亘万里,延续千年,见证“使者相望于道,商旅不绝于途”的盛况。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第4页 第5页 第6页 第7页 】 


扫描二维码访问中评网移动版 】 【打 印扫描二维码访问中评社微信  

 相关新闻:
首页 | 港澳新闻 | 国际时事 | 两岸专区 | 军事聚焦 | 评论世界 | 财经视角 | 文萃大观 | 中评电讯 | 时事专题
关于我们 | 中评动态 | 招聘人才 | 联系方式 | 链接方式 | 中评律师 | 验证记者证 | 免责条款
     最佳浏览模式:1024x768或800X600分辨率   © Copyright 中国评论通讯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