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办:中国评论通讯社
首页|头条|焦点|大陆|台湾|港澳|国际|美国|两岸|华人|经济|财经|军情|社会
人物|文萃|图片|文化|娱乐|评论|社评|快评|观察|专论|网评|外电|智库|智囊
专题|专访|专页|周边|诗词|出版|编译|网书|数据|动态|电讯|名家|记者|简介
   2025年2月17日 星期一
设为首页】【加入最爱】【中评邮箱
您的位置:首页 ->> 中评社记者专栏 ->> 徐梦溪 】 【打 印】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第4页 第5页 第6页 第7页 第8页 第9页 第10页 第11页 第12页 第13页 】 
中评大咖讲书:中评青年对话田飞龙
http://www.CRNTT.com   2021-08-24 00:12:01


 
  塑造香港真正政治人才的新时代到了

  中评社记者:您在今年3月曾撰文指出中央完善香港选举制度后对建制派有更高要求,这一观点引发各界广泛关注和讨论。您认为香港建制派目前面临哪些主要问题?建制派又需要有哪些作为才能适应新形势发展需要?

  田飞龙:香港建制派的形成及其政治能力现状是有历史演变因素在的。建制派既往有同港英政府和反对派斗争的责任,所以很长时间以来,是以选举和一线斗争为主要任务的。现在,中央通过制度建设帮他们转移了一部分任务,包括由于反中乱港势力在制度上已经出局,建制派的选举负担不再突出,所以工作重心面临转移的问题,就是从既往的立场之争转向政策和政治能力之争。而恰恰在这方面,我觉得香港建制派可能会出现一定的能力危机,以及对政治环境和工作环境的不适应。

  同时我们也注意到,香港社会是一个专业化的社会,既往形成了一种非常独特的光谱。爱国爱港的力量向建制派集中,其中很多人忠诚尚可保证,但是实际上专业能力和在一些界别里的代表性存在短板。这不完全是由他们个人造成的,而与香港社会的长期政治气候以及反对派的动员策略有关系。确实存在一些专业界别里,有实际能力和有专业声誉的人不愿意参加建制派,他们有自己的能力,有自己的人脉,有自己的发展空间,要么保持中立,要么就参加反对派,并且以做反对派获得一种道德上的光环,获得跟外国势力之间更好的利益链接。

  今天这样一种格局改变了。我觉得,建制派一方面要通过多种方式扩展能力,适应工作重心的转移,转变成贤能爱国者。另一方面,建制派可能将来会面临一种独特的竞争,就是内部外部竞争的同时加剧。

  内部竞争如建制派老人会面临来自年轻人的竞争,建制派的干部梯队的培养,还有代际更替等问题,以及现在因为政治利益盘大了,相互之间的竞争加剧,那么怎么协调、处理矛盾纠纷,怎么建立建制派管治联盟的纪律规范,这方面对他们都会是挑战。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第4页 第5页 第6页 第7页 第8页 第9页 第10页 第11页 第12页 第13页 】 


扫描二维码访问中评网移动版 】 【打 印扫描二维码访问中评社微信  

 相关新闻:
首页 | 港澳新闻 | 国际时事 | 两岸专区 | 军事聚焦 | 评论世界 | 财经视角 | 文萃大观 | 中评电讯 | 时事专题
关于我们 | 中评动态 | 招聘人才 | 联系方式 | 链接方式 | 中评律师 | 验证记者证 | 免责条款
     最佳浏览模式:1024x768或800X600分辨率   © Copyright 中国评论通讯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