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办:中国评论通讯社
首页|头条|焦点|大陆|台湾|港澳|国际|美国|两岸|华人|经济|财经|军情|社会
人物|文萃|图片|文化|娱乐|评论|社评|快评|观察|专论|网评|外电|智库|智囊
专题|专访|专页|周边|诗词|出版|编译|网书|数据|动态|电讯|名家|记者|简介
   2025年2月12日 星期三
设为首页】【加入最爱】【中评邮箱
您的位置:首页 ->> 中评社记者专栏 ->> 余东晖 】 【打 印】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第4页 第5页 第6页 第7页 第8页 第9页 第10页 第11页 第12页 第13页 第14页 】 
中评重磅:美中非泰坦尼克生存之争
http://www.CRNTT.com   2021-08-04 00:11:16


 

  真正的挑战在于,如何以最好的方式建立和平共处,使两国尽可能地受益,而不损害各自国家的利益或目标?如何建立一种关系,既能非常清楚地了解彼此关切和切身利益,又有必要威慑对方威胁这些切身利益?如何在让对方相信你并不是要打败他们,不是要破坏和削弱他们作为一个国家或一个政治体系存在的同时,建立更平等的竞争环境,更平衡的政策。这就是挑战所在。如何平衡这两个因素,以互利的方式进行威慑与再保证。这是双方都需要做到的。

  中评社:虽然您遭遇了许多压力,但您依然大声表达您的观点,而不是保持沉默。比如您是“中国不是敌人”公开信的发起者之一,您在推特上经常与人辩论,为什么现在还能这么做?

  史文:我生活在美国,我完全有权利表达我的观点。我是这么做的,因为我认为美国从一边摇摆到另一边的极端想法是真正危险的。这种极端的想法将中国作为现存的威胁,将中国视为将接管世界,无处不在地破坏民主的国家。这种叙事方式因为各种原因被扭曲和夸张,与美国的文化和政治目标有关,也与误读中国的某些声明和文件有关。

  我认为美中之间确实存在明显的战略分歧,在一些领域存在竞争,但我不认为这应该变成非黑即白地在亚洲或全球范围争夺统治地位的“泰坦尼克生存之争”。这是一种不必要的、破坏性的处理关系的方式。

  双方都必须认识到合作的必要性;双方都必须给出可信的信号,表明愿意以各种方式安抚对方,使双方有可能避免陷入日益敌对的关系。现在,我没看到这正在发生。双方现在都倾向于强调威慑、决心和对抗,而不是再保证、灵活性、寻求合作。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第4页 第5页 第6页 第7页 第8页 第9页 第10页 第11页 第12页 第13页 第14页 】 


扫描二维码访问中评网移动版 】 【打 印扫描二维码访问中评社微信  

 相关新闻:
首页 | 港澳新闻 | 国际时事 | 两岸专区 | 军事聚焦 | 评论世界 | 财经视角 | 文萃大观 | 中评电讯 | 时事专题
关于我们 | 中评动态 | 招聘人才 | 联系方式 | 链接方式 | 中评律师 | 验证记者证 | 免责条款
     最佳浏览模式:1024x768或800X600分辨率   © Copyright 中国评论通讯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