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政治观察 】 【打 印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第4页 第5页 第6页 第7页 第8页 第9页 】 
北京专家:2012年台湾选举透视

http://www.CRNTT.com   2012-01-09 00:48:13  


图1
 
  另一方面,马英九的国民党团队不得不面对贫富分化扩大的现实和“无感复苏”的主观感受,首先在民生政策议题上强势回击,扯掉被民进党强行套上的“右派”政党外衣,其次不断强调未来施政将更强调社会公平问题,将“公义社会”摆到“黄金十年”施政要点的前列。台湾地区自2010-2011年短期经济复苏,是在中长期财富分配不均和贫富差距扩大的背景下产生的。全球金融危机以后,各主要国家通过加大投资、“量化宽松”等办法救市,但同时引发新一轮的通货膨胀,恶化了原有的财富分配不均和贫富差距扩大的问题。目前各国财经政策都面临着必须兼顾经济增长与财富分配的难题,台湾地区也不例外。可以说,“无感复苏”的问题不是台湾地区独有的,而是很多国家和地区的通病。关系民生的公共政策问题因此浮上台面,成为2012年美国、法国、俄罗斯、韩国、日本等国重要政治选举的关键议题,台湾地区也不例外。这是执政者无法回避的重大时代现实问题。

  (见图1,资料来源:台湾“行政院主计处”编印:《台湾地区家庭收支调查报告(2010年)》,2011年10月。本文作者制图。说明:台湾每年的家庭收支调查报告,是次年10月份才发布,因此图中最新资料只到2010年,至于2011年的完整资料要等到2012年10月才能得到。)

  如图1所示(左列数轴为大岛指数,右列数轴为基尼系数),2000年以后台湾地区基尼系数(Gini Coefficient)明显上升,2001-2009年基尼系数稳定在0.34-0.35之间,明显高于前一个十年即1990年代。图中关于台湾的大岛指数(Oshima Index)(指所得收入五等分以后的高低倍数比)反映了最富(20%)和最穷(20%)两极贫富差距的程度(国际上常以6倍作为警戒线)。可以看出,2000年以后,台湾的高低倍数比突破6.0,并且不断攀升,2009年已经达到6.34倍,远超1990年代的倍数。分析台湾地区这两个指标中长期历史性变化,可以看出台湾工业化以来家庭所得分配可以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为1970年代到1980年代,这二十年间台湾基尼系数在最低0.277(1980年)到最高0.303(1989年)之间变动,高低倍数比在最低4.17(1980年)和4.92(1989年)之间变动,显示台湾处于均富型经济增长阶段,所得分配比较平均;第二阶段为1990年代,这十年间基尼系数从1990年的0.312逐步上升到2000年的0.326,高低倍数比从1990年的5.18上升到2000年的5.55,显示台湾的均富型增长模式和所得分配发生变化,贫富差距开始扩大但不算严重;第三阶段为2001年至2010年,这十年间基尼系数从0.35缓步上升,逼近国际警戒线,同时大岛指数基本上在6.0以上,2009年达到6.34,显示台湾的贫富差距持续扩大,所得分配不同于1970-80年代均富型增长时期的状况。因此,台湾短期经济复苏,是在中长期财富分配不均和贫富差距扩大的背景下产生的。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第4页 第5页 第6页 第7页 第8页 第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