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观察与思考 】 【打 印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第4页 】 
外贸要突破国际旧格局提升竞争力

http://www.CRNTT.com   2014-08-03 09:27:18  


 
  5.外商投资企业、国有企业进出口增长,民营企业进出口下降。外商投资企业进出口5.7万亿元,增长0.5%,占我外贸总值的46%。民营企业进出口4.2万亿元,下降1.2%,占33.6%。同期,国有企业进出口2.3万亿元,增长1.1%,占18.5%。

  6.机电产品出口下降,传统劳动密集型产品出口略有增长。在劳动力、土地、原材料等要素价格不断上涨的不利因素作用下,传统劳动密集型产品出口仍保持增长,主要是传统外贸企业抓紧时机进行结构调整,持续加快“练内功”、调结构,以适应日趋激烈的市场竞争。

  据海关统计,上半年中国出口机电产品3.7万亿元,同比下降3.6%,占我外贸出口总值的56.4%。同期,服装、纺织品、鞋类、家具、塑料制品、箱包和玩具等7大类劳动密集型产品合计出口1.3万亿元,增长1.3%,占20.4%。

  7.能源资源性产品进口量增价跌。中国进口铁矿石4.6亿吨,增长19.1%;进口煤1.6亿吨,增长0.9%;进口原油1.5亿吨,增长10.2%;进口大豆3420.7万吨,增长24.4%;进口铜252.2万吨,增长25.9%。上述商品的进口均价普遍下跌,其中铁矿石进口均价下跌13.4%、煤下跌15.4%、原油下跌2.1%、大豆下跌4.3%、铜下跌9.7%。

  8.出口先导指数显示未来出口增速将有所加快。今年6月,中国外贸出口先导指数为42.2,较5月的最高位下滑0.1,为近两年的次高点。二季度的平均指数为42.1,较一季度的41.6上升0.5,预计三季度中国出口增速较二季度将有所加快,但单月增速会略有波动。

  多因素叠加促成上半年外贸平稳运行

  文章分析,1.支持外贸稳定增长政策发挥重要作用。近年来,中国实施了支持外贸稳定增长、促进贸易便利化等一系列政策措施,尤其是各地普遍对新推出的《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支持外贸稳定增长的若干意见》给予积极评价,“稳外贸”落实举措后,山东、江苏、浙江、天津 、四川等一批省市也陆续推出落实方案。

  和以往相比,新一轮“稳外贸”扶持举措中,补贴和照顾性质的政策少了,转型和引导性质的政策多了,重点推动进口、积极发展外贸新业态、进一步打破部门壁垒推进贸易便利化等内容得到凸显。这些政策和措施进一步激发了市场主体活力,提振了外贸企业信心,稳定了外贸增势。

  2.积极推动外贸转型升级的结果。为使中国对外贸易实现均衡、协调和可持续发展,相关部门推动了相关转型和优化工作。一是优化国际市场布局,积极实施市场多元化战略和自贸区战略,大力开拓新兴市场;二是优化国内区域布局,支持中西部地区承接国际和东部地区产业转移;三是优化外贸经营主体,简化外贸经营者备案登记手续,对国营、民营、外资等各类企业实施统一的外贸政策;四是优化出口商品结构,提高劳动密集型产品出口质量、档次和附加值,扩大技术和资金密集型的机电产品、高新技术产品和节能环保产品出口,鼓励自有品牌、自有知识产权和高附加值产品出口;五是优化贸易方式,鼓励发展一般贸易、提升加工贸易、拓展其他贸易。同时,国家还出台了“国六条”等一系列支持贸易便利化的政策措施,这些措施的效应在2014年的外贸发展中已经有了明显的体现,从而实现了对外贸易的优化发展。

  3.外部需求有所回暖。年初以来,欧美经济体的温和复苏带动国内出口增速稳步上升,5月出口增速反弹更加明显,此前无论是统计局 PMI还是汇丰PMI都显示,新出口订单出现了大幅攀升。6月份新出口订单指数创去年12月以来高点,主要得益于中国主要贸易伙伴国欧美日等发达经济体近期经济好转,外需回暖,致使制造业出口形势进一步好转。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第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