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港澳论语 】 【打 印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第4页 第5页 第6页 第7页 第8页 】 
梁涛 许章润 秋风:儒家复兴与中国道路

http://www.CRNTT.com   2014-03-27 08:00:14  


知名学者许章润、梁涛、秋风
  中评社北京3月27日讯/“我们忘了‘中国之道’,导致我们没有办法正视‘普遍的人之道’。所以如果想要在普遍的知识生产体系中有所贡献,我们首先得回到自己,回到‘中国之道’上去理解‘普遍的人之道’。从事儒学复兴的人把自己特殊化了。有些人从事儒学复兴、重建道统,只是为了解决中国的问题,只是为了中国人的幸福,甚至由此变成民族主义的虚骄或者国家主义的狂热……”知名学者梁涛、许章润、秋风日前在腾讯思享会谈“儒家复兴与中国道路”如是说。

梁涛:儒学的创新发展与经学密不可分

  梁涛(人民大学国学院教授):从90年代初开始做儒学研究到今天,我有这样一个看法:中国进入了一个儒学重建和儒学创新的时代,已经远远超过儒学研究。也就是说我们要建构当下的儒学思想体系,要出现今天的董仲舒、王阳明,如果不走完这一步,我们的儒学发展是没有希望、没有前途的。我想这个判断对研究儒学的学者圈而言是共识,关键在于路怎么走。

  学术界已经出来了一系列的方案,如宪政儒学、公民儒学、生活儒学等,这些都有启发意义。但它们有一个大问题,就是“以西释中”:以西方哲学理论解释或者套用到中国的儒学思想中。

  我对儒学的重建有比较多的思考,曾经有很长一段时间我也是这样的思路,很长一段时间里看不清楚。其实如果回头看一下历史上儒学的复兴或者发展,可以发现一个很明显的事实:儒学的基本表达方式就是经学,经学构成了儒学的基本学理。

  每一次儒学创新无不和经学的变革联系在一起,而且在这个过程中形成了通过对于经典的诠释来创造自己思想体系的传统。

梁涛:通过诠释经典,缔造新思想体系

  董仲舒的“春秋公羊学”是借助谈公羊学的意义和思想来建构他自己的学术思想。我们都知道朱子诠释《四书》,他的《四书集注》、《论语集注》和《孟子集注》到底是孔子思想、孟子思想还是朱子思想?

  其实很难分开,我中有你,你中有我,“我注《六经》,《六经》注我”。王阳明注《大学》,他是以孟子思想来注的,一旦对概念做出重新解释,就突破了朱子那样的体系,建构出他的新本体的学术形象。

  王阳明注《孟子》,有人提出,他讲的是本来的孟子吗?有人他是“孟皮荀骨”,本质是荀子。回过头来看,中国这些思想家形成了一个通过诠释经典来建构自己思想体系的传统。

  为什么会形成这样的传统?我想两千年来人们有这样的选择一定有其必然性,至于我们是否理解这种必然性及其背后的原因是另外一个问题。

  1998年我在社科院时参加了《经学思想史》的写作,前前后后多年,这本书已经出版了。通过这个过程,我对中国的经学传统有了更深的体会,同时更坚定了一点:如果我们要进行儒学的创新和重建,还是要回到经学中去,回到中国古代经典诠释的传统上,这是最基本的一个路子,如果丢弃它,儒学建构会有问题。

  集大成者朱子(朱熹)是怎么来建构儒家体系的?哥伦比亚大学的陈荣捷教授生前写过一篇文章《朱熹及新儒学之大成》,他把朱子的学术路径分了四个方面:第一,什么是道统,道统的缺点是什么。第二,儒家经典的选择,哪几本儒家经典最能反映道统的思想。其实这个很多,在那个时期每一个思想家一定以一本或几本思想经典作为他思想创造的最基本资源。第三,儒家哲学的探求,重新确立儒家的精神本体、心理天道这样的问题。第四,对于经典的具体诠释实践。朱子一辈子在做《四书集注》,记载有他去世那一天还在修改《大学诚意章》,他的思想篇作体现在他对经典的诠释过程中。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第4页 第5页 第6页 第7页 第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