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后说说土地方面。土地和房屋是重中之重,《施政报告》的不同章节中都有提到。这个图表已整合了在这本《施政报告》提出的未来土地和房屋供应。我强调开拓土地要持之以恒,不能因为看到楼价跌、有负资产,就暂停开发土地——过往是发生过,亦是导致我们今日面对的困难,所以我已说过很多次,香港的土地政策一定要持之以恒。我们现在计算,只要我们持之以恒开拓土地,将会有100万个以上的单位应市,可以满足香港市民的需求,当然可能需时20至25年,但作为一个长远、让市民看到能“上车”、“上楼”的希望,令我们能稳定社会的状况和楼价。
这100万个以上的单位从哪里来呢?第一是10年《长远房屋策略》。由去年到今年,我们亦告诉大家,在10年《长远房屋策略》之下的公营房屋单位已完全达标。公营房屋单位在10年《长远房屋策略》预计需求是301 000个,我们去年找到330公顷土地,今年已经找到350公顷土地,足够兴建330 000个公营房屋单位,这已达标。在这10年里亦需要有私营房屋,私营房屋要靠政府卖地或港铁项目、市建局项目,或私人土地的地契修订、或重建项目。在《施政报告》内,我们告诉大家未来10年,我们准备好170公顷政府主导的土地,可以提供100 000个私营单位,但我们完全未计算私人换地、修订地契、重建等,所以要达到未来10年私营房屋目标129 000个单位是一点难度都没有。因为它们现时的份额很大,我记得你们出席发展局局长黄伟纶在上星期举行的二○二一年十月至十二月季度卖地计划记者会,你们都问为什么只卖两幅地那么少;事实上,80%的房屋来自私人土地。由今年一月至八月,亦有很多来自私人土地的房屋供应,无论透过修改地契或市区重建,所以我们认为未来10年的私营房屋供应是一定可以达标的,但都未计算在这个总数内,这个总数只是计算了政府能控制的170公顷土地。
到10年后的10至15年,即到了二○四六、二○四七年,正在推进或策划中的项目,即是说在交椅洲人工岛填海和北部已经计划或进行中的发展项目,将会有400 000至500 000个单位。这是公私营的单位——将会用7:3划分,但我们是未划分的——这里有400 000至500 000个单位;再加上今日公布的北部都会区额外开辟的土地可建单位是165 000至186 000个,总数低位是995 000个,高位是1 116 000个。这个数字未算高,因它完全未计算私人发展商手里的土地,刚才说的全是政府可以主导的土地供应,大家也知道私人手里土地是不少,所以如果再透过我们精简法定行政程序、多做土地共享计划、释放祖堂地,可进一步增加土地供应建屋,所以最终建屋量会高于我刚才提到110万个的水平。大家会问,多出的约一百万个单位其实是多少?最新的数字是——今日全香港房屋单位数量是2 943 000个,100万个是约34%至38%,所以增加幅度很大。同时,香港人口不会增加很快,因为出生率很低,人口老龄化亦很快,就算我们很积极招揽人才也不会有这增加幅度,所以我很有信心,如果有能力推动这些项目,香港房屋问题是可以彻底解决。在彻底解决之前,当然要照顾市民的住屋困难,所以过渡性房屋单位将会由15 000个增加至20 000个;而轮候公屋超过三年又合资格领取现金津贴的先导计划会继续进行,我们检讨后认为有需要时会延续这个现金计划,以帮助目前居住环境比较恶劣的市民。
最后,再总结一下,在《香港国安法》和“爱国者治港”的双重保障下,我们应比香港回归以来任何时候都更有基础、信心、能力去落实这本《施政报告》内的愿景,但社会大众的支持和配合仍是必不可少,所以今次《施政报告》的题目是“齐心同行 开创未来”,多谢大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