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焦点传真 】 【打 印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第4页 第5页 第6页 第7页 第8页 第9页 第10页 第11页 第12页 第13页 第14页 第15页 第16页 第17页 第18页 】 
纪念5.12:四川地震重灾区回访录

http://www.CRNTT.com   2009-05-12 19:47:06  


坚强的重生
  中评社北京5月12日讯/“经历了这场大灾难,现在同学们谈的都是珍惜、感恩和梦想。我的梦想就是考上一所好大学,将来做个有本事、对社会有用的人,这样才对得起那些关心、帮助我们的好心人”,一个四川地震灾区的中学生如是说。

  文/《瞭望》新闻周刊记者杨三军、江毅、黄毅、叶建平、陈凯

  四川省青川县红光乡东河口村,是汶川地震最大的“地震应力”爆发点。

  2008年5月12日,一瞬之间,这里山崩地裂,数千万方土石倾覆,包括东河口村4个组村民在内的780余人,被掩埋于数十米至百余米深的地下。

  何先通的妻子被掩埋其中。现在,他每天都在这里,用菊花表达对逝去亲人的哀思。

  他成了东河口村地震遗址公园的卖花人。“遗址公园建成后,我决定在公园里卖菊花,为人们祭奠亲人、悼念遇难者服务。”他向来访的《瞭望》新闻周刊记者诉说,“同时我也向老婆献菊花,从哀思中慢慢地解脱出来。老婆去了,儿子还需要我照顾,生活总得继续!”

  “我现在能和你谈谈我的不幸了。而在前一阵子,一提起遇难的亲人,我就说不出话来。”东河口村52岁的农村妇女王先会告诉本刊记者,她的丈夫、外孙以及亲家公也被掩埋于地震废墟下。

  王先会现在遗址公园打零工,每天能挣60元。“我们不能再想着依靠国家,而要自己挣钱,活下去!”谈话中,笑容偶尔挂在她的脸上。

  汶川地震一周年前夕,《瞭望》新闻周刊记者赴极重灾区四川省北川、青川、绵竹、什邡、安县等地采访,看到城乡住房重建、对口援建等灾后重建工作进展顺利,灾区面貌已有很大变化,生产生活秩序正逐步恢复正常,灾区群众的心态渐趋平和,但他们内心的痛苦依然绵长。

  未来的道路仍不平坦。按照灾后重建“三年任务两年基本完成”的要求,各项工作开始进入关键和攻坚时期,重建资金缺乏、干部压力大、群众就业不稳定等新老难题也日益突出。

  交通史上难以磨灭的一年

  本刊记者在四川灾区走访时看到,灾区交通基础设施的变化最为直观。

  通往青川县的公路在震后破坏严重,断路、堵车的事情一度频繁发生,然而,本刊记者日前在这段路上行车时,由浙江援建施工的新路平整通畅,“卡脖子”路段——“酒家垭隧道”的施工也进入后期,即将通车。

  不仅是青川,如今,地震时几近瘫痪的四川地震灾区干线公路网络已恢复正常运行;曾经蜿蜒于崇山峻岭间满目疮痍的各条干道,如今车辆川流不息。灾后重建物资正通过多条公路,源源不断运抵汶川、茂县、北川、平武、青川等县。

  一年时间,在历史长河中转瞬即过,但是在2008年,一段艰苦卓绝的记忆在中国交通史上难以磨灭。

  “如此集中和毁灭性的公路损毁在国内公路史上绝无仅有,世界上也十分罕见。以龙门山断裂带为界,分界线以东地形较为平缓,公路受损主要表现为路基路面开裂和桥梁损毁;分界线以西以山区为主,地震及其引发的山体滑坡、崩塌、泥石流等地质灾害对公路造成毁灭性破坏。例如,映秀至汶川、映秀至卧龙等路段几乎被坍塌的山体全部掩埋,而北川至茂县、绵竹至清平的多处路段则被堰塞湖淹没。当时,抢通道路的危险和艰难难以想象!”四川省交通厅副厅长鲜雄回想起一年前公路损毁情况唏嘘不已。

  据统计,汶川地震致使通往汶川、茂县、北川、青川、平武等极重灾县以及254个乡镇、2114个行政村的公路交通完全中断。四川省9条高速公路约102公里路段,16条国家级或省级干线公路约1969公里路段和24103公里农村公路的路基、路面、桥梁、隧道受损,其中,高速公路与国省干线公路受损桥梁962座,隧道41座,经济损失达到562.8亿元。

  由于四川地震重灾县大都位于高山峡谷地区,强烈地震使受损公路的抢通和保通工作极其艰难,而不断发生的余震、滑坡、泥石流,更是随时威胁着抢修人员的生命安全。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第4页 第5页 第6页 第7页 第8页 第9页 第10页 第11页 第12页 第13页 第14页 第15页 第16页 第17页 第1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