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第4页 第5页 第6页 第7页 第8页 第9页 第10页 第11页 】 | |
台湾学者吴东野:两岸政治对话路径再思考 | |
http://www.CRNTT.com 2013-07-17 00:23:17 |
近期以来,北京方面不断传出对马英九政府不耐的讯息,例如海协会常务副会长唐树备就认为,台湾无限期拒绝两岸统一,就是违背了一中原则。两岸终将统一,但两岸无论用哪种方式统一,都必须经历“共议、共构、共享”的三阶段。以推动两岸政治对话的议题而言,两岸目前仅止于“共议”的起步,如欲跨越至“共构”阶段,大陆方面除了需要耐心,还要有包容心。 两岸关系尽管大幅改善,但举凡涉及敏感性议题时,大陆方面的教条式思维,往往会成为两岸推动政治对话的阻力。举李安荣获奥斯卡最佳导演奖的实例,大陆官方媒体《新华社》的报道因为删除了李安感谢台湾的一段话,又强调李安“来自中国台湾”。读者如果google“李安最佳导演”即可发现,网页出现的几乎都是正(繁)体字,与平日google查寻资料普见简体字,很不一样。这件事经过台湾媒体大做文章,无异又为两岸认同增添新的阻力。 (三)美国因素:1970年代至今,美国外交政策从未脱离现实主义思维。现实主义强调的是权力(power)、国家利益(national interest)与权力平衡(balance of power)。这种霸权式的外交缺乏反省能力,遵循的只是外交“没有永远的敌人或朋友,只有永远的国家利益”原则,通常也不会顾及国际公理和正义,追寻的只是短期利益,因此美国对外战略才会不断陷入重蹈覆辙的窘境。 美国瞭解北京强调“台湾属于中国一部分”的政治意涵,也清楚台湾问题始终是中美关系发展的障碍。目前美国“亚太再平衡”战略既已形成围堵中国军事崛起的态势,台湾既成为华府政要口中的“非正式盟友”,自属可以运用的一颗战略棋子。美国前副国务卿阿米塔吉曾把台湾问题称为中美关系的“地雷”,现阶段虽暂被搁置一旁,但仍潜藏极大的危险性。 目前大陆最关切的问题还是美台军售,习近平主席6月7日与奥巴马会晤时,就再度重申北京反对美国军售台湾的立场,美方采取的也仍是遵守“台湾关系法”的制式回应。今年2月24日北京清华大学召开的“亚太区域再平衡与中美关系”学术研讨会上,美方代表对美台关系的看法,大抵反映了华府官员多年来的说法。美国务院亚太事务前副助理国务卿薛瑞福(Randall Schriver)与《美台商会》会长韩儒伯(Rupert Hammond-Chambers)都认为,美台军售有助于提升台湾与大陆谈判的信心。薛瑞福甚至对大陆代表保证:如果中方对台放弃使用武力,或采取另一种能安抚台湾民心的安全政策,美中间根本不会因台湾问题而起争端,华府或许也不再需要“台湾关系法”。薛瑞福的话语中似乎透露出,大陆需要更好的政策吸引台湾,让台湾人瞭解为什么两岸统一后,日子会更好?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