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第4页 第5页 第6页 第7页 第8页 第9页 第10页 第11页 第12页 第13页 第14页 第15页 第16页 第17页 第18页 第19页 第20页 第21页 第22页 第23页 第24页 第25页 第26页 第27页 第28页 第29页 】 
中评论坛:谢长廷访大陆 绿营专家的喜忧
http://www.CRNTT.com   2013-01-11 00:13:30


 
   黄辉珍:第一轮小结

  第一轮初步讨论,大家提出深刻观察,内容相当丰富,有几项共同观点,我扼要做以下归纳:

  第一,民共交流的形成,是2012大选之后,民进党领导层对台湾政治情势与两岸关系大局的判断;认知到应与中国大陆交流,进一步相互瞭解,改善民共两党关系,否则民进党的重返执政,终将永无可能,终将成为所谓的传说。也就是,民进党从2012大选经验教训中,看到了民共交流的必要性与重要性,党有责任推动民共关系的交流与改善。这一项是最基本、最重要的前提。

  第二,谢长廷的登陆,虽然绿营内部有批判、检讨的声音,但这些负面意见基本上属于个别化、单一化现象,而非派系对抗或集体斗争。整个看来,民进党对待谢登陆之行的态度是正面的,也大体认同肯定。至于针对谢相关主张的争论,是在可控制范围内,可接受、可容忍,不会影响党的大局,没有迫切的内部矛盾危机。

  第三,谢长廷在民进党内有深厚资历,是指标性的政治人物,他的登陆实质上绝对不只是个人性的,具有浓厚的党代表性。而这次在苏贞昌主席主导下,党内给予理性看待,讨论与思考也大体维持平和稳健气氛,这有利于事态的后续发展。对此重大历史事件,苏主席维护大局,张弛适度。整体而言,谢这次登陆之行,对民进党的外在形象、社会观感,都是正面的、加分的。

  第四,这次的主角谢长廷先生,以他的政治背景、思想倾向、人格特质、论辩能力等条件,民共高层交流破冰的历史课题终于以他为突破口,是相对适当的,也是比较自然的。此行对谢来说,维持他个人在绿营的政治影响力,也具积极意义。特别是在党内苏贞昌蔡英文两个太阳底下,他透过登陆,另辟蹊径,在两强中硬闯出一条新路,未尝不能重新经营他的政治生命。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第4页 第5页 第6页 第7页 第8页 第9页 第10页 第11页 第12页 第13页 第14页 第15页 第16页 第17页 第18页 第19页 第20页 第21页 第22页 第23页 第24页 第25页 第26页 第27页 第28页 第29页 】 


扫描二维码访问中评网移动版 】 【打 印扫描二维码访问中评社微信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