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第4页 第5页 第6页 第7页 第8页 第9页 第10页 第11页 第12页 第13页 第14页 第15页 第16页 第17页 第18页 第19页 第20页 第21页 第22页 第23页 第24页 第25页 第26页 第27页 第28页 第29页 】 
中评论坛:谢长廷访大陆 绿营专家的喜忧
http://www.CRNTT.com   2013-01-11 00:13:30


 
  第五,虽然绿营多肯定谢的登陆之行,但对他表现的政治动作与提出的政治主张,在舆论上是有保留的。有关“宪法共识”、“宪法各表”与“一中各表”的关系,争论还很多,特别是与民进党基本立场之间的差距很大。但一般认为这本来就是民进党的基本难题,无法一下子得到明确的共识与答案,应该留待党内继续讨论,不急于一时解决。

  绿营内部之所以赞同、支持发展民共关系,最重要的考虑点是,民进党如何能有重新执政的机会,特别是2016年。这是党内看待民共交流的核心思考点。包括谢本人都说,他推动民共交流的重要成果,就是要证明民进党有处理两岸关系能力;如果能够克服2012大选的最后一哩路,2016民进党就有机会重返执政。

  值得探究的是,谢长廷提到“宪法共识”与“宪法各表”,与北京坚持的“九二共识、反对台独”,两者之间是否相容?或者与国民党的“九二共识、一中各表”,差别性如何?假设民进党接受“宪法共识”、“宪法各表”;而国民党是“九二共识、一中各表”;北京是“九二共识、反对台独”;三者之间最终比对的结果,到底是国共接近?抑或是民共比较亲近?

  如果民共之间的距离仍然相对较远,民共关系如何能够达到绿营最关切的证明自己“有处理两岸关系能力”?因为,今天有没有处理两岸关系能力,不是民进党自己说了算,重点在北京怎么看、怎么做、怎么回应。仅仅因为谢的登陆、谢的“宪法共识”“宪法各表”,就断言民进党有处理两岸关系能力,未免把问题太简单化了、片面化了,言之过早。后续还有一段较长的观察期,这恐怕是民进党谢长廷路线未来的重大考验。

  第六,民共交流已经破冰,尘封之门已经打开,趋势所向,不可逆转,这对未来的国共关系有何影响?民共交流会否影响国共关系?国民党在民共交流情况下,又会做出什么调整与转变?其转变也将影响国共关系、甚至民共关系。国民共三党连动关系已经形成,未来两岸关系新的战略形势如何?民进党内谢长廷路线者,如何掌握新的形势?如何真正证明民进党有处理两岸关系能力?进而在2016选举,达到民进党在两岸关系上不失分的目标,这是艰难的现实考验!

  以上综合大家发言,形成六点归纳,提供大家下一轮参考,现在我们进行第二轮。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第4页 第5页 第6页 第7页 第8页 第9页 第10页 第11页 第12页 第13页 第14页 第15页 第16页 第17页 第18页 第19页 第20页 第21页 第22页 第23页 第24页 第25页 第26页 第27页 第28页 第29页 】 


扫描二维码访问中评网移动版 】 【打 印扫描二维码访问中评社微信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