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第4页 第5页 第6页 第7页 第8页 第9页 第10页 第11页 第12页 第13页 第14页 第15页 第16页 第17页 第18页 第19页 第20页 第21页 第22页 第23页 第24页 第25页 第26页 第27页 第28页 第29页 】 
中评论坛:谢长廷访大陆 绿营专家的喜忧
http://www.CRNTT.com   2013-01-11 00:13:30


 
  站在中共的立场,“中华民国宪法”是一个大中国法统的“宪法”,还是隐含自由地区与大陆地区;不是两国的概念,看你从哪个角度切入,所以中共认为民主进步党不再提台独党纲、不再提台湾前途决议文;现在提“中华民国宪法”,就是一个大中国的思想,隐含一国两区的概念、对中国统一的想像。

  风险一:民进党内派系

  我认为“宪法共识”有战略观,其风险来自党内各派系,党内有激进者,对“国家”定位、“主权”论述都有不同的主张,甚至会酝酿成茶壶里的风暴。这就看谢如何做风险管制,苏主席如何危机管控,不要让不同意见互相攻击、掣肘。所以谢要坚持其主张,就要加强党内沟通对话,这部分要持续努力。谢也举办“新文化国政班”,加强对基层党员的论述,既然两岸已经进入深水区,两岸关系差异扩大,如果民进党再不调整,台湾的处境会愈来愈恶劣。

  风险二:中共如何解读

  其次的风险则来自于中共如何解读“宪法共识”。中共的底线是九二共识、一中原则。若中共认为“宪法共识”就是所谓的独台,就是“中华民国”等于台湾。主动权是在中共手上,非操之在我。我认为中共很难支持“宪法”共识,因为他们退让即代表支持独台;但因十八大新旧交班,其对台战略还不是那么清楚,须持续观察中共的反应。若中共片面与你终止两岸交流,技术杯葛不让陆客来台观光,全部取消在台投资项目,逼得民进党一定要接受一中原则。面对中共后续反应,我们也要思考民进党下一步如何处理。

  台湾任何政党执政都应服膺“亲美、友日、和中”大战略,也在此之下发展两岸互动次要战略。国共谈两岸互动已经进入深水区,对民进党来说难度更高。未来如果“宪法共识”不是民进党内中国共识,那党内的中国政策到底是什么?包括两岸政治定位、对两岸主权的主张、主权怎么安排?党的论述是什么?接下来,中国事务委员会要不要成立?成立性质如何?是谘询单位,还是决策单位?人选是谁?定位清楚后就开始运作,开始安排下一阶段中国政策大辩论,凝聚下一阶段、执政前民进党中央的政策。民进党马上就要进入下一阶段执政的准备,这些都应该马上去处理。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第4页 第5页 第6页 第7页 第8页 第9页 第10页 第11页 第12页 第13页 第14页 第15页 第16页 第17页 第18页 第19页 第20页 第21页 第22页 第23页 第24页 第25页 第26页 第27页 第28页 第29页 】 


扫描二维码访问中评网移动版 】 【打 印扫描二维码访问中评社微信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