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办:中国评论通讯社
首页|头条|焦点|大陆|台湾|港澳|国际|美国|两岸|华人|经济|财经|军情|社会
人物|文萃|图片|文化|娱乐|评论|社评|快评|观察|专论|网评|外电|智库|智囊
专题|专访|专页|周边|诗词|出版|编译|网书|数据|动态|电讯|名家|记者|简介
   2025年2月19日 星期三
设为首页】【加入最爱】【中评邮箱
您的位置:首页 ->> 台湾国际问题专家策论 ->> 专题研讨 】 【打 印】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第4页 第5页 第6页 第7页 第8页 第9页 第10页 第11页 第12页 第13页 第14页 第15页 第16页 第17页 第18页 第19页 第20页 第21页 第22页 第23页 第24页 第25页 第26页 第27页 第28页 第29页 】 
中评论坛:谢长廷访大陆 绿营专家的喜忧
http://www.CRNTT.com   2013-01-11 00:13:30


黄辉珍
 
  黄辉珍:结语

  今天,大家畅所欲言,每一位观察都非常深刻。总体来讲,对谢长廷先生的登陆,大家都正面看待,谢与中国大陆官方负责人直接对话,也获得各方面多数肯定,即使蓝营也未否定。这个结论非常明确。

  同时,大家也都认为,未来民共关系的对应、交流,不要期待过高,毕竟过去多年累积的矛盾无法一夕化解。在正面看待的大气候下,民进党应该有稳健、审慎、持重的态度。并且,大家也强调要坚持认同台湾、认同民主的基本价值。最根本的,还是要诉求台湾人民的支持。在目前民共交流的破冰氛围中,要冷静下来,要保持清醒头脑,要有更全面看法。

  至于刚刚讨论中有提到,谢长廷的“宪法共识”三面讨好,战略高明。这有必要做进一步分析:

  “宪法各表”在表述上产生“一中”的涵义,而且谢说他不是反对“九二共识”,他是说“九二共识”四个字不存在;他只是反对这个符号、反对“九二共识”这个名词,不反对内涵。他赞成“九二共识”的精神,并以“宪法共识”、“宪法各表”另外给予“九二共识”一个新的符号。有人解读谢的“宪法各表”其实就是“一中各表”。在此意义上,也有其合理性。

  但谢回到台湾,提到七度“修宪”后的“宪法”增修条文,认为主权已经不及于中国大陆;这样,谢的解释又变成“两个中国”,与“两国论”、“特殊的国与国关系”并无不同。这么一来,“三面讨好”就露出了破绽,你不可能到大陆倾向“一中”,回到台湾变成倾向“两中”,“一中”与“两中”虽然都有中字,但主权分割并立,本质差异很大。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第4页 第5页 第6页 第7页 第8页 第9页 第10页 第11页 第12页 第13页 第14页 第15页 第16页 第17页 第18页 第19页 第20页 第21页 第22页 第23页 第24页 第25页 第26页 第27页 第28页 第29页 】 


扫描二维码访问中评网移动版 】 【打 印扫描二维码访问中评社微信  

 相关新闻:
首页 | 港澳新闻 | 国际时事 | 两岸专区 | 军事聚焦 | 评论世界 | 财经视角 | 文萃大观 | 中评电讯 | 时事专题
关于我们 | 中评动态 | 招聘人才 | 联系方式 | 链接方式 | 中评律师 | 验证记者证 | 免责条款
     最佳浏览模式:1024x768或800X600分辨率   © Copyright 中国评论通讯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