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第4页 第5页 第6页 第7页 第8页 第9页 】 
日本汽车帝国:传统制造业的抉择与拷问
http://www.CRNTT.com   2024-02-01 13:33:16


 
  日本汽车的第二次腾飞得益于两次石油危机。70年代的日本汽车已不满足于本土市场,开始向海外扩张。此时恰逢石油价格飞涨,原油价格从1973年3.3美元/桶上升至1980年的36.8美元/桶,日本汽车经济省油的特点让其在全球风靡开来,并且一举打开了崇尚大马力的美国市场。再加上精益制造带来的成本下降,日本汽车总产量在1980年突破1100万辆,超过美国成为最大的汽车生产和出口国。

  此后,为避免贸易摩擦和进一步降低生产成本,日本采取在海外设厂直接生产或组装汽车的方式取代了简单出口贸易的模式。到了2015年,日本汽车的海外生产规模已经达到1809万辆,几乎是国内928万辆的两倍。

  在日本半导体、家电产业相继没落后,汽车产业对日本而言至关重要,目前是日本的第一大支柱产业,占日本总GDP的比重约10%,占工业产值的比重则达到40%~50%,在日本22个都道府县拥有78家工厂,相关从业人员高达550多万。

  同时,随着日本汽车工业的发展,曾经以拥有一辆美国车为荣的消费观念也早已改变。日本汽车市场成为了“进口禁地”,一直以来超9成的本土市场份额被日本车企占据。2023年日本汽车销量排名前十的都是日系品牌,包括丰田、铃木、大发、本田、日产等,其中单一个丰田品牌就占据了26.5%的市场份额。除本土品牌外,日本街上能见到的汽车几乎只有欧洲品牌,如奔驰、宝马、大众、沃尔沃。

  传统燃油车成就了日本汽车产业,但日本汽车也由此产生了较大的惯性,这让其在面临全球性的汽车电动化转型时难以“大象转身”。

  困于新能源转型

  “电视、信箱等传统传播平台上,几乎看不到有关新能源汽车的宣传。”长期生活在日本的一位留学生向记者表示,只有在互联网上才会出现电车的信息,这和国内的情况相比有非常大的割裂感。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第4页 第5页 第6页 第7页 第8页 第9页 】 


扫描二维码访问中评网移动版 】 【打 印扫描二维码访问中评社微信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