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评社北京8月28日电/据证券日报报导,今年以来,欧美等主要经济体制造业持续收缩,虽然7月份我国制造业PMI回升至49.3%,但国家统计局调查中一些企业反映,当前外部环境复杂严峻,海外订单减少,需求不足仍是企业面临的主要困难。
7月24日召开的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提出,“加快培育壮大战略性新兴产业、打造更多支柱产业”“要推动数字经济与先进制造业、现代服务业深度融合”。
数字化转型升级,已成为制造业转型升级的必由之路。近期,《证券日报》记者实地走访了广州、佛山、东莞等地,深入粤港澳大湾区多家制造业企业,通过探寻企业转型历程,洞察中国经济活力脉搏。
记者 谢若琳 见习记者 于 宏
从广州驱车一小时,就可抵达“东莞第一镇”——长安镇。这个只有81.53平方千米、常住人口80万的小镇,却培育出7家上市公司,全球知名手机厂商OPPO、vivo,以及小天才等龙头企业。在长安镇,有近20万产业工人为手机产业链服务。2022年,长安镇规上工业总产值达2733.3亿元。
走进长安镇元岗街,便能看到钇虹精密的生产车间。这条狭窄的单行街上挤满了类似的厂房,工厂的大门对着大门,宿舍楼挨着宿舍楼。这里就像是东莞乃至粤港澳大湾区(以下简称“大湾区”)制造业的缩影,产业链上下游在物理层面紧紧相依,走过一条街就能集齐一件产品的全部零件。
今年以来,全球电子消费市场持续下滑,产业链供应商受到严重冲击。“越充满挑战的环境,就越要用数字化解决更多的问题,要最大限度将员工从繁杂冗长的流程中解放出来,将更多精力投注于产品良率提升、品质提高和产能增效上。”钇虹精密副总经理华建生表示。
这也是记者在大湾区制造业调查过程中最直观的感受。在世界经济仍面临下行压力、国内经济恢复也面临需求不足的背景下,中小制造业公司正是通过数字化转型降本增效,来应对一轮又一轮的挑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