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办:中国评论通讯社
首页|头条|焦点|大陆|台湾|港澳|国际|美国|两岸|华人|经济|财经|军情|社会
人物|文萃|图片|文化|娱乐|评论|社评|快评|观察|专论|网评|外电|智库|智囊
专题|专访|专页|周边|诗词|出版|编译|网书|数据|动态|电讯|名家|记者|简介
   2025年2月19日 星期三
设为首页】【加入最爱】【中评邮箱
您的位置:首页 ->> 中评社记者专栏 ->> 段晓鲁 】 【打 印】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第4页 第5页 第6页 第7页 第8页 第9页 第10页 第11页 第12页 第13页 第14页 第15页 第16页 第17页 第18页 第19页 第20页 第21页 第22页 第23页 第24页 第25页 第26页 第27页 第28页 】 
李家超2024施政报告吁改革求变
http://www.CRNTT.com   2024-10-17 00:13:53


 

  支持青年购买资助出售单位

  116. 房委会由下一期起为申请购买居者有其屋计划(居屋)单位的40岁以下白表青年家庭及一人申请者分派多一个抽签号码;并由下一期白表居屋第二市场计划起,增加1 500个配额,全数拨予40岁以下的青年家庭及一人申请者。

  加强支援青年发展

  117. 我们会在启德社区隔离设施设立“青年驿站”旅舍和青年文化艺术交流空间等配置,在南昌社区中心设置“连青人网络”实体互动平台,并加强与青年人沟通,包括善用新应用程式“HKYouth+”及其他线上媒体。

  118. 为加强支援青年发展潜能,政府会在青年广场开辟全新互动空间及设立视频工作室;并推出新一轮“青年生涯规划活动资助计划”,资助非政府机构优化服务,加强国家元素。香港赛马会将出资3亿元作支持。

  119. 我们会继续推展内地及海外交流和实习计划,优化“大湾区青年就业计划”,放宽资格至29岁或以下及持副学位或以上学历,上调向企业发放就业津贴的上限至每月12,000元,并探讨双向安排。

  120. 优化“展翅青见计划”,易名“展翅青年就业计划”,放宽年龄上限至29岁,并增设大湾区工作实习机会。

  五、打造国际高端人才集聚高地

  (一)统筹推进教育、科技、人才融合发展

  103. 教育孕育未来,科技彰显实力,人才引领发展。政府会成立“教育、科技和人才委员会”,由政务司司长主持,统筹推进教育、科技和人才一体化融合发展,扩大衔接连贯,制订政策推动育才、汇才、科技协同发展,同时推动国际高端人才集聚香港。

  (二)集聚人才

  104. 香港拥有五所世界百强大学,是国际高端人才交流合作的汇聚地。

  抢人才

  105. 政府2022年底推出新的输入人才机制,至今共收到超过38万宗申请,约16万名人才携同家人抵港。

  106. 未来五年,各行业人力短缺估算约18万人。为了建立优质人才库配合发展,我们将革新各项输入人才机制,包括:

  (i)更新“人才清单”,加入推动“八大中心”所需人才;

  (ii)扩大“高端人才通行证计划”大学名单,加入13间海内外顶尖大学至198间,把计划内高收入人才的首个签证期限由两年延长至三年;

  (iii)优化“一般就业政策”和“输入内地人才计划”,新增渠道吸引年轻及具经验而人力极短缺的指定技术工种专才来港。新安排将设配额;

  (iv)在“优秀人才入境计划”下增设机制,主动邀请顶尖人才来港发展,推进国际高端人才集聚香港;及

  (v)延长本港大学的大湾区校园毕业生纳入“留港╱回港就业安排”的试行安排,为期两年。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第4页 第5页 第6页 第7页 第8页 第9页 第10页 第11页 第12页 第13页 第14页 第15页 第16页 第17页 第18页 第19页 第20页 第21页 第22页 第23页 第24页 第25页 第26页 第27页 第28页 】 


扫描二维码访问中评网移动版 】 【打 印扫描二维码访问中评社微信  

 相关新闻:
首页 | 港澳新闻 | 国际时事 | 两岸专区 | 军事聚焦 | 评论世界 | 财经视角 | 文萃大观 | 中评电讯 | 时事专题
关于我们 | 中评动态 | 招聘人才 | 联系方式 | 链接方式 | 中评律师 | 验证记者证 | 免责条款
     最佳浏览模式:1024x768或800X600分辨率   © Copyright 中国评论通讯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