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伟宗:论坛结语
今天的会的确开得非常好,说实在话,是出乎我意料之外的好。我对此也有自己的一些感想。
第一,我们对于粤港澳三地文化交流,要从现实去考虑问题;目前只是注意到了,但是还不够充分。另外一个是要从文化角度看三地的问题,其中的确显示了珠江文化所包括的大珠三角地区文化的同与异。
第二,从文化来看我们三地的共性,主要应该注意什么问题?我们原拟邀请香港文化委员会的主席、城市大学校长张信刚参加此次论坛,二○○二年他带领一个文化代表团来过中山大学,指名要见我,要我谈岭南文化。我对代表团说,我们珠江文化研究会刚刚研究了两个事,一个是珠江文化的发源地在哪里?一个是海上丝绸之路的发源地在哪里?
我当时问,两广的“广”字是在哪里开始的?湖南湖北以洞庭湖为界,山东山西以太行山为界,河南河北以黄河为界,我们广东广西的“广”是在哪里呀?当时香港文化委员会的成员中,没有一个人知道这个问题。我告诉他们,“广”就是在“广信”。张信刚当时就说,哎呀,我们生在岭南文化的地方,却不知道岭南文化发源的“广”字在哪里,文化委员会的确是应该好好熟悉一下岭南文化。香港文化委员会与我们省政府参事室很相似,是由各方面的文化专家组成,为香港特区政府提供咨询的,有很多名导演、名作家。
我们今天从文化角度讲了香港过去的特性,与其他几个地方的差别,存在的问题,的确是讲中了很要害的地方。香港公务员的上层之所以疏离感比较重,中西文化对撞是其中重要的原因。香港事情那么多,我看要从文化上找原因;矛盾那么多,也要从文化上找原因。
第三,我们此次对于粤港澳文化的讨论,意义幷不限于对三地文化的讨论,是在中国的文化,或者说珠江文化的基础上,如何发现一种新型文化——也就是中西文化的新型结合点。也就是说,中国新型文化的结构,现在慢慢地给我们发现了,这是一个逐步发现的过程,还不能说我们已经对珠江文化完全都发现了。通过这个过程,才能知道为什么中国在这一百年能够前进,是什么产生了阻碍,这都可以从文化上找原因。
第四,将来珠江文化研究应该做些什么,今天也得到了一些共识,未来更清楚了。
第五,三地的文化交流现在面临三个新的形势,一个是“一国两制”,一个是“香港与内地更紧密经贸关系安排”,一个就是“大珠三角”。如何处理三者的关系?刚才黄树森教授提出“经济文化”的概念,应该特别给予关注,这可能也是我们珠江文化的一个非常重要的特色,也是新的三地文化的重要特性。
第六,此次论坛也针对香港的实际提出观点,就是香港本身可能还没有意识到这种文化的东西。包括我们广东,虽然提出要建“文化大省”,但是怎么样才是真正有生命力的文化,我就认为广东没有抓住要害。
广东建设“文化大省”,“大”在哪里?《人民日报》指定我写一篇文章,我提出要做“五大文章”:一个是大的文化意识,水文化的意识。一个是大的文化概念,整个中国都是多条江河的文化,多元一体的文化;文化概念要有珠江文化的概念,泛珠三角、大珠三角文化的概念。一个是大的文化精神,其中广东的文化精神是一种迎接新的东西同时扬弃旧的东西的文化精神。一个是大的文化手笔,地区文化、地域文化,从“大”字着眼。最后一个是大的文化品牌,必须拿出大的品牌,而不是仅仅在这里搞一个歌舞剧院,那里建一个场馆;而是面向整个珠江文化,“粤”牌本身就是品牌。浙江金华有投资几千万的“艾青纪念公园”,投资上亿元的“施光南广场”,仅仅金华就出了15个中国科学院院士,博士700多个。我们广东建设文化大省,要突出什么特色、什么品牌呢?这是值得我们思考的。
附:评论员简介
曾敏之 香港著名报人,抗战时期著名记者。笔名望云、丁淙,历任《大公报》记者、特派员及香港《文汇报》代总编辑、文汇出版社总编辑。现为中国作家协会会员、暨南大学与同济大学客席教授,香港作家联会创会会长。2003年获香港政府颁发荣誉勋章。
黄树森 1935年生于武汉,1959年毕业于中山大学中国语言文学系,现任广东省文艺批评家协会主席、中国作家协会会员、中山大学兼职教授。系中国批评“文艺黑线”论、为“香港电视”辩导、为“恭喜发财”张目、引进白先勇小说和新派武侠小说的“第一人”。理论专著《题材纵横谈》是“中国首部题材学专著”。
何善心 1968年毕业于中山大学中文系,毕业后分配到部队工作。1979年转业到广东省经济管理干部学院,曾任组织人事管理系副主任。1979年后调至广东省直机关工作委员会任职宣传部长、组织部长。2002年底调至广东省人民政府参事室(文史馆)任主任(馆长)。
朱崇山 1931年生于广东台山,归侨,曾就读于香港达德学院经济系,后投笔从戎参加解放战争。曾任大学讲师,长期从事农村工作,1979年开始创作,已经发表《流动的雾》、《风中灯》、《十字门》等中、长篇小说和报告文学300万字。
钟晓毅 广东省社会科学院哲学与文化研究所所长、研究员,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中国作家协会会员,中国世界华文文学学会对外工作交流委员会秘书长。出版学术专著10多部,曾获全国优秀畅销书奖,广东省鲁迅文艺奖等二十多项奖项。
作者:《中国评论》编辑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