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第4页 第5页 第6页 第7页 第8页 第9页 第10页 第11页 第12页 第13页 第14页 第15页 第16页 第17页 第18页 第19页 第20页 第21页 第22页 第23页 第24页 第25页 第26页 第27页 第28页 】 
中评论坛:国际政经环境与台湾出路
http://www.CRNTT.com   2023-07-11 00:16:40


 
  第一个,台湾跟韩国、东南亚国家一样,过去几十年全球化还有贸易自由化,台湾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受惠者。如果没有各国的关税陆续降低,各国在WTO架构之下陆续推动贸易自由化,还有全球化让我们可以集中资源依据比较利益的原则,或者是成本的效益去发展经济,如果没有这样一个全球化的大环境,台湾不可能发展到今天。所以过去这几年不管是用“自由化已死”或者是用别的说法来形容,确实现在跟过去的情况不一样。对厂商来讲,现在必须要在更多的国家或大洲设立供应链。过去可能在中国大陆设立一个工厂,这个工厂发挥了最大的经济规模效益之后,可以出口到全世界,但现在这样的模式已经行不通了,所以才会陆续衍生了区域化、短链化或者是回流、近岸外包等等这样的趋势。这样的趋势虽然对厂商来讲,是一个分散风险的政策,但是也表示必须花费更大的资源去做更多的投资。所以对于大部分的大厂来讲,是一个非常大的负担,对台湾更是非常吃力,因为我们过去熟悉的投资环境是中国大陆是东南亚,但是现在因为必须要区域化,必须要全球布局,台湾的厂商很多被迫要到拉丁美洲,甚至被迫要到非洲、到南亚去布局,对于台商是一个比较吃力的调整。

  第二是对于台湾的中小企业,因为大型的厂商配合客户,可能必须从中国大陆移出到越南设厂,到印度设厂,到拉丁美洲设厂,可是中小型的企业可能就没有这样的条件。所以对于台湾来讲,过去这段时间,很多大型企业很辛苦,中小型的企业也很辛苦,尤其是台湾的政治环境其实是没有相关的网路或者是一些协助可以提供给厂商,这是对于厂商比较艰苦的地方。所以厂商的海外布局越来越重要,但是对于厂商来讲,是非常大的成本负担。然后是美中的对抗,对于各国来讲,是不是要选边站?对于企业来讲,如果可以选的话,他们不会选边站,因为所有的企业都是同时要去拥抱他们最大的市场;对大部分的台湾的厂商,美国跟中国大陆不是第一大就是第二大的市场,所以当然希望两边兼顾。台湾的厂商怎么样能够在美国跟中国都获得好处,这是台湾厂商想要争取的东西。但很多时候不见得如此,过去这两三年美中关系生变,对于很多的台商来讲是一个非常敏感的议题,两岸关系也是一个非常敏感的议题。所以包括台积电或是很多的企业,现在政治学、国际政治学、地缘政治学变成是他们必须要去修的功课。台湾去年有一个针对台湾的CEO做的调查报告显示,现在台湾的CEO都认为对他们来讲最大的隐忧就是地缘政治问题,而不是经济的问题。这是一个很重要的讯息,只是很可惜目前为止针对这些厂商的顾虑,不管是大厂小厂,并没有一个比较有效的政策去处理,或者是去协助这些厂商在这么复杂而且是敏感对立的环境之下,怎样做抉择。

  即使如此,台湾对中国大陆的市场依赖,如果从出口比例来看,现在还是42%,短期内可能也很难降到40%以下;对美国的出口,在过去的两三年,从过去大概是8-9%,已经增加到13-14%,所以现在中国是第一大市场,美国是第二大市场。从投资来讲,现在中国大陆是最大的投资市场,过去两三年对美国的新东向,对美国的投资也快速增加,所以美国是我们的第二大投资国。所以中国大陆跟美国,第一大、第二大市场跟第一大、第二大的投资目的市场,厂商当然希望两边兼顾,所以怎样避免让台美关系或者两岸关系,或者是台美中这些政治关系影响到企业的营运,是当务之急,这是第二点。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第4页 第5页 第6页 第7页 第8页 第9页 第10页 第11页 第12页 第13页 第14页 第15页 第16页 第17页 第18页 第19页 第20页 第21页 第22页 第23页 第24页 第25页 第26页 第27页 第28页 】 


扫描二维码访问中评网移动版 】 【打 印扫描二维码访问中评社微信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