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第4页 第5页 第6页 第7页 第8页 第9页 第10页 第11页 第12页 第13页 第14页 第15页 第16页 第17页 第18页 第19页 第20页 第21页 第22页 第23页 第24页 第25页 第26页 第27页 第28页 第29页 第30页 第31页 】 | |
中美建交30年中5位美国国务卿 | |
http://www.CRNTT.com 2009-02-09 06:53:33 |
马德琳-奥尔布赖特:红裙铁娘子 马德琳•科贝尔•奥尔布赖特是美国有史以来的第一位女国务卿,她身材矮小,体型微胖,且喜欢身着红裙,这些连同其令人敬畏的政治声望,都使她在那个历来都由男性主导的国际政治舞台上显得格外引人注目,而她的个人经历及日常生活也同样完全可以用“政治”一词来概括。1996年12月5日,美国总统克林顿提名当时已经59岁的马德琳•奥尔布赖特担任美国国务卿,1997年1月22日,这一提名获得参议院批准,奥尔布赖特也因此而成为美国建国220年以来的第一位女国务卿。奥尔布赖特是一位敢于实现自己梦想的女性,她的好奇、雄心、把握游戏规则的能力及其面对新挑战的决心,使得她从童年到中年一直都是同龄人中的佼佼者。奥尔布赖特有着深邃的智慧、极佳的应变本领和良好的判断能力,她也是一个能够很好地利用自己生命中的每一个季节的女人,而她扑朔迷离的身世和曲折的逃亡经历也都曾是人们津津乐道的话题。作为一名女性,奥尔布赖特曾经满怀柔情地演绎了一个犹如灰姑娘般的故事;作为一位国务卿,奥尔布赖特果断而从容地面对了2 0世纪90年代国际舞台的惊涛骇浪。历史不会记住每一个人,作为美国历史上的第一位女国务卿,她用自己的一生经历为那些渴望有所作为的男人和女人树立了共同的典范。 “我小时候也是一个难民” 1937年5月15日,奥尔布赖特出生在前捷克斯洛伐克首都布拉格的一个外交官家庭,她的本名是玛丽娜亚•科贝尔。在两岁时,为躲避纳粹统治,科贝尔一家逃到伦敦。马德琳这个名字则是她10岁时在瑞士上学的时候取的。二战结束以后,奥尔布赖特的父亲科贝尔曾经被派往捷克斯洛伐克驻贝尔格莱德的使馆。1948年,奥尔布赖特跟随父母移居美国。由于童年时曾经在几个国家间往返奔波,所以,除捷克语和英语外,奥尔布赖特同时还通晓法语、波兰语和俄语,并能说一些塞尔维亚语和克罗地亚语。科贝尔一家原本是犹太人的后裔,为忘却二战中犹太人的悲惨经历,科贝尔一家定居美国后改信了天主教,奥尔布赖特也是后来才从报导中得知自己曾经是犹太人。童年的经历使奥尔布赖特对难民颇为同情,1997年,在探望巴基斯坦一个难民营时,奥尔布赖特曾经对一群为躲避战乱而逃到巴基斯坦的难民说:“我小时候也是一个难民。” 二战爆发前,奥尔布赖特的父亲是捷克斯洛伐克驻南斯拉夫大使馆的新闻官员,他是一位年轻有为、雄心勃勃的外交官。1939年3月15日,纳粹占领捷克斯洛伐克,奥尔布赖特的一家与许多捷克人一样,都在设法要逃离战乱的国土。1 939年3月25日,即纳粹占领的10天以后,奥尔布赖特一家拿着伪造的通行证登上了开往贝尔格莱德的火车,但是在贝尔格莱德仅仅滞留了两周后,奥尔布赖特一家又逃亡到希腊,后来又从希腊转道目的地——英国。当时的奥尔布赖特还是一个满头金发、有一双大眼睛的、非常可爱的小胖姑娘。 奥尔布赖特的父亲到英国后,曾经在两家报社当了一段时间的新闻记者,之后,他帮助捷克斯洛伐克流亡政府在英国组建了政府情报部。不久,为了能够及时地把有关战争的消息和振奋人心的资讯传递给国内,捷克斯洛伐克流亡政府决定在伦敦建立自己的广播处,以利用英国广播公司举办自己的广播节目,并同时委派奥尔布赖特的父亲担任广播处的负责人,这个职位实际上也就是捷克斯洛伐克流亡政府广播电台的台长。这一时期,父亲的工作并没有给年仅3岁的奥尔布赖特留下多少记忆,反倒让女儿常常对从广播里传出父亲的声音感到纳闷,对年幼的奥尔布赖特来说,“她搞不懂,爸爸是怎么进到广播里面的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