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评论文章 】 【打 印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第4页 第5页 第6页 第7页 第8页 第9页 第10页 第11页 第12页 第13页 第14页 第15页 第16页 第17页 第18页 第19页 第20页 第21页 第22页 第23页 第24页 第25页 第26页 第27页 第28页 第29页 第30页 第31页 】 
中美建交30年中5位美国国务卿

http://www.CRNTT.com   2009-02-09 06:53:33  


 
  在两位教授的调教与扶持之下,基辛格在哈佛大学如鱼得水,本科毕业后留在哈佛继续攻读研究生。1951年,在伊里亚德帮助下,他担任了哈佛国际讲习班的执行主任,这个讲习班旨在将“那些在各自的国家即将登上领导职位的”外国年轻人聚集在一起。在为期6周的时间中,基辛格成为好几位未来外国政治家的指导老师,与他们建立了宝贵的联系。1952 年3月,也是在伊里亚德帮助下,基辛格成为《合流》杂志的主编。1954年,基辛格获得了博士学位。哈佛求学的经历奠定了基辛格一飞冲天的基础。

  1955年,基辛格成为对外关系委员会核武器与对外政策研究项目的主任,1957年基辛格根据这一专案研究成果出版了《核武器与对外政策》一书,基辛格据此获得战略家的美名,也因此跻身重要的国际关系学者的行列。同样重要的是,在完成研究项目期间,基辛格结识了纳尔逊•洛克菲勒,双方建立了非常密切的朋友关系。1956年洛克菲勒邀请基辛格协调一项洛克菲勒兄弟基金会的专题研究专案。此后,基辛格担任洛克菲勒的对外政策顾问,他因此更深层次地进入到美国外交权势集团的圈子之内。当然,富甲美国的洛克菲勒也成为基辛格的财政资助人。

  基辛格得以成功的最后一位关键人物就是理查•尼克松。基辛格长期以来一直是尼克松在共和党内的竞争对手纳尔逊•洛克菲勒的幕僚,1968年洛克菲勒与尼克松竞争共和党总统候选人。但是,在最终赢得大选之后,尼克松决定邀请基辛格担任他的国家安全事务助理,把基辛格送上了世界外交舞台。尼克松与基辛格形成了一对奇特的组合,他们在设计和推行新的美国外交方针时的战略共识与密切合作,他们在追求个人声望上的紧张对立与冲突,他们对彼此才能与洞察力的惺惺相惜,在许多方面相互契合,许多方面又相互排斥。但是无论如何,是尼克松使基辛格的外交才能有了发挥的可能,基辛格曾说: “我不能确定与另外一个总统能不能做与他(尼克松)所做的那些事情。这样一种特殊关系,我指的是我和总统之间的关系,总是取决于两个人的风格……确实,一些事情取决于总统是哪种类型。我所做的一切之所以可以实现是因为他使我有了去做这些事情的机会。”

  中美关系的开启者

  “亨利•基辛格最大的成就是打开了美国与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关系之门”——这几乎成为美国人一致的看法,并且基辛格在其回忆录及其他著述中也总是将中美关系的改善作为其外交成就中最辉煌的篇章。1971年7月9-11日,作为美国总统尼克松的国家安全顾问,亨利•基辛格秘密访问北京。基辛格执行了喷气机时代的一次最具有轰动效应的“秘密外交” ,欧洲出身的犹太裔美国国家安全事务助理前往的是20多年中从来没有出现过美国官方代表的古老、神秘的东亚国家。两个国家分歧之巨大、对立之持久与交流之坦诚、合作之顺利形成巨大反差,双方战略家们达成的共识迄今依然成为双边关系的准则。基辛格与周恩来总理举行了马拉松式的谈判,双方在发展中美之间的合作关系方面达成了战略共识,并确定了尼克松总统于次年访华,由此开启了中美关系正常化的进程。中美关系由对抗走向和解并形成中美苏战略三角关系无疑是战后国际关系史上最富戏剧性的“外交革命”,同时从全球战略格局的角度来看,中美接近是战后两极格局的重要转捩点。基辛格这次秘密访华的代号是“波罗计画”,他将自己比喻为马可•波罗,基辛格在与周恩来谈判时开场白就是“中国是一个神秘的国度”,足见当时整个美国社会也包括基辛格本人对中国隔膜的地步。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第4页 第5页 第6页 第7页 第8页 第9页 第10页 第11页 第12页 第13页 第14页 第15页 第16页 第17页 第18页 第19页 第20页 第21页 第22页 第23页 第24页 第25页 第26页 第27页 第28页 第29页 第30页 第3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