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第4页 第5页 第6页 第7页 第8页 第9页 第10页 第11页 第12页 第13页 第14页 第15页 第16页 第17页 第18页 第19页 第20页 第21页 第22页 第23页 第24页 第25页 第26页 第27页 第28页 第29页 第30页 第31页 】 | |
中美建交30年中5位美国国务卿 | |
http://www.CRNTT.com 2009-02-09 06:53:33 |
跨越文化鸿沟:基辛格的外交遗产 “下周不能有危机了,因为我的日程已经排满”。70年代的地球救火员基辛格踌躇满志地说道。他是中美和解、美苏缓和、越南战争结束、阿以休战等一系列外交戏剧无所不在的操控者。他参与设计、构建的国际关系结构迄今仍然在发挥作用。对苏缓和战略、中美关系由敌对向合作的转变、开启中东和平进程等创造性的外交革命极大地塑造了迄今为止的国际格局的基本形态。将中国和苏联纳入的国际体系,三角外交的互动取代美苏两极对峙,以大国外交协调的方式重构国际秩序,美国很快重新恢复了由于深陷越南战争失去的战略主动性。即使其严厉的批评者也承认其重大外交成就——开启中美关系进程与中东和平进程的战略远见在此后三十多年的历史中得以体现,对国际体系的稳定是极富正面意义的战略创造。虽然经历了像冷战结束那样重大的历史变迁,今天的国际关系依然具有基辛格所参与构建的体系结构的基本特征。因此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整个世界都受惠于基辛格的外交贡献。 基辛格是“我们这个时代最负盛名、也是最招争议的外交家”。基辛格有“外交博士”、“外交魔术师”这样的美誉,也有“当代马基雅维里”、“美国的梅特涅”这样亦褒亦贬的称呼,批评者还将他描述成冷血的权力追逐者和“战争罪犯” ,是痴迷于原子弹的“斯特兰奇洛夫博士”。但是,笔者更愿意将基辛格称之为“跨文化交流的使者”,这是对这位外交家最为中肯的评价和褒扬。 美苏战略武器谈判、越南战争谈判、中美关系谈判、阿以脱离接触谈判等基辛格八年外交生涯中所经历的外交谈判几乎都是现代外交史上最为艰苦的,双方历史积怨之深厚、立场对立之尖锐、分歧之巨大给谈判者预留的妥协空间非常狭小,特别是长期对立造成双方缺乏基本的信任,使得成功的可能性微乎其微。但是基辛格却取得了不可思议的成功,这位“外交魔术师”既能吃鱼子酱,又能喝茅台;既能得到阿拉伯人的拥抱,又能得到以色列人的信任。这很大程度可以归结为基辛格独有的跨文化身份以及他对国家文化特征与外交关系的独特认识。基辛格对于美国社会而言毫无疑问是局内人,但是他的犹太裔和德国移民身份又使他具有局外人的某些特征,这种“局内-局外”人的跨文化特性赋予了他独特的观察和认识的视角,这影响了他对于美国外交传统的理解,也影响了他对于美国与国际秩序关系的理解;这种跨文化特性也排除了在某一单一文化中容易滋生的文化自大或自卑主义,而是对不同文化或文明群体生存状态的同情与理解。基辛格将这种跨越文化鸿沟的同情与理解带入到与中国、苏联、越南的谈判之中,这些谈判完全可以看做是基辛格进行的跨越文化鸿沟的对话。如果将对话建立在彼此的同情与理解之上,无论双方的鸿沟如何难以弥合,至少开启了沟通、共存的进程。这也表明在全球化的多元文化共存格局下,成功的外交谈判必须超越物质化的地缘政治和经济利益层面,通过跨文化的沟通、交流实现一个和平、进步的稳定国际秩序。 亨廷顿的文明冲突论提醒我们在冷战意识形态冲突之后,文化或文明冲突这一破坏性动力因素对于国际秩序稳定的威胁,而基辛格的外交成就从另一个方向给我们指明:跨越文化鸿沟的对话虽然不一定能消除这一威胁,但至少可以将其破坏性后果限制在一定范围之内。 也许这就是基辛格对于今天这个世界的意义所在。 |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第4页 第5页 第6页 第7页 第8页 第9页 第10页 第11页 第12页 第13页 第14页 第15页 第16页 第17页 第18页 第19页 第20页 第21页 第22页 第23页 第24页 第25页 第26页 第27页 第28页 第29页 第30页 第31页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