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政魁解剖 】 【打 印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第4页 第5页 第6页 第7页 第8页 第9页 第10页 第11页 第12页 第13页 第14页 第15页 第16页 第17页 第18页 第19页 第20页 】 
《唐山大地震》 冯氏伪灾难片

http://www.CRNTT.com   2010-09-06 14:00:02  


 
冯小刚:我拍不了艺术片

  “我们这个电影非常非常人道主义。其实不仅这一部电影,我所有电影都贯彻人道主义。这符合我的(风格)。艺术片往往要拍人性的恶,我为什么拍不了艺术片,就是因为这样。”

  特约记者 _ 方夷敏

  《唐山大地震》是电影局和唐山市市委市政府给冯小刚布置的一篇“命题作文”,这决定了从创作之日开始,它就无法摆脱主旋律电影的本质。但是,冯小刚自言自己是个“天性里有和观众沟通的畅顺通道”的人,他并不想让《唐山大地震》像传统的主旋律大片那么高高在上,刻板平面。冯小刚的野心,绝不仅仅是拍摄一部观众喜闻乐见的主旋律电影那么简单,作为国内最具有票房号召力的导演,他将自己日趋娴熟的商业化运作手段同样运用到了这部电影里,甚至喊出了“五亿票房”的惊人口号。

“接地气”

  虽然是个命题作文,但冯小刚一直把拍摄这部电影视作“一种莫大的缘分”。

  早在2005年,冯小刚就在多伦多看到旅居加拿大的作家张翎写的小说《余震》,小说通过一个劫后家庭母女的故事来描述唐山地震后漫长的心灵重建过程。看完以后,他有强烈的冲动想把它搬上银幕。由于资金限制,他一直没敢碰这个题材。“但这个小说一直深埋在我心里头。”

  2007年的秋天,电影局副局长张宏森对冯小刚一提这个计划,他就想到了这本小说。

  按照唐山市市委市政府的计划,他们原本想拍一部反映唐山人顽强面对震后生活、宣传今日新唐山的电影。但冯小刚说服了他们,让他们将原本可能宏大叙事的主旋律灾难片,变成了如今的“冯氏亲情电影”。用他自己的话来说:“我觉得这部电影,它真正震的不是这些房屋,而是我们每个人的内心。如果能做到这一点,我们就成功了。”

  电影筹备拍摄之初,冯小刚找了不下三十个朋友,在饭桌上给他们讲《余震》的故事,他每讲一次,听的人就哭一次。“当时我就觉得,这个小说拍成电影肯定能成。 ”

  冯小刚找的这些听众,都是经过特意挑选的——他不选艺术家,而是专挑圈外的普通人去讲。在他看来,他和艺术家们之间很难建立起沟通渠道。“我给普通人讲,他们听到后,关注的都是李元妮和方登的命运,关注的是当天灾把他们逼到死角绝境时,他们怎么去面对。要是跟搞艺术的人讲,他不这么想,他先去想另外的事。这可能也是我因为没上过电影学院,我没有背着一堆经典拍电影,我是从我直觉出发,从本能出发。”这一点,或许是冯小刚的作品一贯都能“接地气”的秘籍之一。

  几轮试片下来,虽然每一场放映电影院里都哭声不断,与之相映成趣的是,电影院里也笑声不断,一贯知道如何点中观众笑穴的冯小刚在戏里安排了很多“接地气”的台词和段子,比如成年方达和妻子吵架,妻子威胁他“小心最后鸡飞蛋打”,方达来了一句“这里鸡不缺,蛋也有得是”,令观众们忍俊不禁。这样随处可见充满“烟火味”的台词,也让大家在如此沉重的题材中得到喘气的机会。

亲情牌

  电影起于“两个孩子只能救一个”的选择。一场地震,不仅使李元妮失去丈夫,还让她在作出救儿子不救女儿的选择后,开始了纠缠一生的内疚和自责,“没了才知道什么叫做没了”。幸存的女儿方登,客居他乡多年仍难忘自己被压在废墟中听到妈妈作出的选择,“不是想不起,是忘不掉。”

  这样的爱恨纠结,引爆了一场又一场的泪水,以至于有媒体将《唐山大地震》定义为一枚催泪弹,甚至称之为另一部《妈妈再爱我一次》。

  但冯小刚说,这并不是刻意为之,走进唐山,你才能真正感受到唐山人心底里的这道伤口有什么样的切肤之痛。参与电影拍摄的群众演员们大多是唐山本地人。拍震后戏份的时候天气已经是十月份,但地震是发生在七月酷暑时节,很多群众演员穿的是裤衩背心。拍摄震后大雨的那场戏时,有一幕是一位母亲抱着孩子站在雨中。这场戏拍了多久,那对扮演母亲的群众演员就抱着孩子在雨中淋了多久。冯小刚问她:“对不住你啊,带着这么小的孩子,怎么愿意让她淋这么久的雨?”她答:“我在地震的时候就像她这么大,才三四岁,我想让她再跟我一起经历一次这种感觉。”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第4页 第5页 第6页 第7页 第8页 第9页 第10页 第11页 第12页 第13页 第14页 第15页 第16页 第17页 第18页 第19页 第2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