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第4页 第5页 第6页 第7页 第8页 第9页 第10页 第11页 第12页 第13页 第14页 第15页 第16页 第17页 第18页 第19页 第20页 第21页 第22页 第23页 第24页 第25页 第26页 第27页 第28页 第29页 第30页 第31页 】 
中评论坛:蔡英文如何面对新情势?
http://www.CRNTT.com   2014-07-20 00:13:24


 
  所以下一阶段,蔡主席的挑战在于,当宪政会议用任何形式开始,讨论到“国会”的选制,民进党与公民团体主张不一致的时候,你可不可能取得一个共同的版本,压迫国民党修改。这点是实质上,表示他们与民进党是不同的政治团体,但是我们在此议题上合作,如此的伙伴关系有无可能?假如公民团体表示他们是独立于民进党与国民党以外的政治势力,台湾没有劳工政党,也没有环保政党,这样算不算伙伴关系?还是说伙伴关系一定要建立在他们加入民进党?在民进党的党旗下取得不分区或区域“立委”?

  我认为后者的空间不大,也会有相当的矛盾,因为在民进党地方执政县市,当他们反对时,如何用民进党的壳去上市、当选?这点的确是不容易做到的。这个伙伴关系可以更深或更台面,而不要只能陷在我们只能在台面下协助,或者是说民进党不能挂党旗,这个已经进步很多了,但还没有办法达到我们要的。如果民进党的支持者怕我们的议员落选,希望他们挂民进党的党旗,我很负责任的讲我的看法,这一点已经做不到了。

  我们应该以大方向来说,如何在2016“总统”大选,我们打赢国民党;如何在未来“国会”,在选制改变之下,我们把非国民党的席次做到过半;在各级议会,让他们进得去,不需要每天上街头。民进党过去也发生过街头路线与议会路线的讨论,最后还是选择议会路线。如果公民团体或是新世代,也想在未来长长久久的关系上采取伙伴关系的话,我认为共同来做选制与宪政上的修改,共同讨论出一个版本,是一个可能合作的开始。但这个合作一开始,就代表他们不是民进党了。

  在这点上,可能矛盾,也可能是依存关系,我们党内如何取得共识,这很重要。有可能会发生的论战是,民进党为了顾及自己的席次,而与他们相左,我们有没有力量达到这样伙伴关系的架构?我认为,应该要让他们自己可以存活下去,从体制方向上合作,是比较合理的伙伴关系。如果蔡主席未来在达成这点之后,应该与青年与新世代的沟通就不是问题。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第4页 第5页 第6页 第7页 第8页 第9页 第10页 第11页 第12页 第13页 第14页 第15页 第16页 第17页 第18页 第19页 第20页 第21页 第22页 第23页 第24页 第25页 第26页 第27页 第28页 第29页 第30页 第31页 】 


扫描二维码访问中评网移动版 】 【打 印扫描二维码访问中评社微信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