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个,台湾的先民开拓建立的台湾史是什么意涵的历史?是中国文化史里面的一个空间与区域的中国文化建构,这点要带进去。
第二个,从日据到光复这一段时期,我们大量遗忘真正对台有贡献的台湾先贤的历史。以台独的台湾史来讲,他会歌颂日本的后藤新平,前一阵子有一部客家的电影《1895》,我在海峡评论写了一篇批判的文章,我是客家人,我知道其中内容扭曲得非常厉害。(王仲孚:我插一个话,因为大家不晓得历史,也无所谓扭曲,所以也有好处!)这个电影连马英九都去看了,非常赞赏,这是另外一个话题,那我这边就不谈了。
第三点,相对于中国大陆来讲,光复后的台湾真正能代表优秀的、好的中国文化,这部分大陆没有那么行。譬如以儒家来说,例如当代新儒家这套论述,大陆早期根本没有,他们开口闭口就是王船山是最伟大的客观的唯物论者、朱子是最伟大的客观的唯心论者,这种很不通的诠释方式,他们慢慢转回来,转回来的原因是他们看到台湾,就是光复之后的这些年,1949年儒学在台湾的发展,他们也跟进。我觉得台湾史里面没有这块论述,这点也应该要正视。
第四点,台独的台湾民族建构与台湾历史教科书的结合,背后可能与九年一贯历史教科书与社会科公民社会这一块有关系,现在台独分子强调“中华民国”在1949年之后与现在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所代表的中国完全没有关系,因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在1949年之后,完全没有统治过台湾,台湾人也从来没有纳税给中国,是这个意思,所以中华人民共和国完全没有在台湾行使过职权等等,1949年以后的“中华民国”与中共无关,所以1949年以后的“中华民国”是新生的“中华民国”,这是台独人士的第一个观念。第二个观念是全民选举,1996年普选后,是公民社会的“中华民国”,所以那样的台湾民族是现代公民意识下的台湾民族,他认同台湾民族,那华人是外来民族;我们看西方欧美民族国家,美、英都是移民,移民之后有公民权,通通进来融合叫做美国人、英国人。所以在全世界全球化的脉络里面,有很多人到台湾来,那只要拥有我们的公民权,通通叫做台湾国里的公民,这些就认同我们是台湾民族;如果中国大陆人进来,只要认同这件事就是台湾民族的一分子,你获得公民权,所以这种论述,我觉得我们也是要好好思考的。
黄光国:谢谢。潘教授发言有几个重点:第一,他谈到话语权的问题,谁对未来的历史、地理有解释的权利?第二,我们未来的论述应该以中国文化史来看两岸关系的变化,把台湾的整个发展当作中国文化史的一部分;更重要的一点,我们要正视历史,日据时期到光复时期,应当就事论事,它是怎么样就怎么认识它。下面请段老师讲国文的问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