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建荣:两岸政治对话乃大势所趋 需早作准备
先补充几句,刚刚安国兄谈到,对马英九“不统”的解释,我觉得解释得很精准,而且在他的任内不谈统一。
邵宗海补充:那是马英九亲口讲的。
李建荣:但是,从语意上,台湾容易把“框架”一词解释为是被框住了。我去年到哈尔滨参加第八届两岸经贸文化论坛,跟对台系统也如此说。又如ECFA,两岸的解释、文字翻译也都不一样。两岸之间的政治对话,虽然时机不成熟,在政治对话过程中,无可避免有此文字解读上的差距,而且非谈不可,只是时间早晚的问题,仍需趁早准备。非具官方授权的任何政治对话,包括舆论、网路上的讨论、各式各样的方式,也应该是开放的。如主持人的两岸统合学会,也曾提出开放的、深入的讨论。此外,未来两岸的“中央政府”都得要面对国家统一前的政治安排、两岸要不要再走向统一,或是说“国家统一或国家再统一”的议题。说穿了、说透了、讲到底就是北京如何看待台北政权的地位。至少“中华民国”政府在台湾,它有“宪法”、有军队,皆符合“国家”的概念,被国际承认,至少有20几个国家承认。所以,今天讨论国家统一前的政治关系的合情合理的政治安排,却不讨论“合法”。
邵宗海:合法,即恪守法理基础。
大陆要务实面对政治现实问题
剖析台湾历史,从退出联合国至今42年,从国统会到李登辉执政后期“统一”的声音江河日下,为何民进党主张台独声音能够兴起,其原因当然是与打压台湾的国际空间有关。所以两岸之间的政治对话,首先要面对的就是“中华民国”存在的事实,面对台湾具有“宪法”的问题。衍生的问题,还有如对台湾官员政治职务头衔的避讳。大陆一提及马英九,不称“总统”,改讲台湾地区领导人;提到王金平,只说是台湾民意机关的负责人。
大陆也应该解放思想,对过往的主张有颠覆性的思考。台湾的言论自由,政治上可以直接称谓大陆官员的职务头衔,一点困难也没有,但现在大陆却还有这样的困难。只要有这样的困难,在我们这边就容易被运作为打压我们、不承认我们。这就是第一个例子。这也是北京政府能不能解放“框架”的问题,愿不愿意承认台湾有“宪法”、有民选“总统”,有“中央”民意机关“立法院”、“国旗”等等。北京及各地的对台智库学者们,都得面对的问题。
两边也都得面对,像各种国际社团、非政府组织、种种会面临的旗歌。这些都应该要去碰触。北京的一中框架想法,应该是如下解释:其前提还是两边都要遵守北京主张的一个中国框架,一中原则不变,并且坚持两岸同属一个中国,两岸都是一家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