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办:中国评论通讯社
首页|头条|焦点|大陆|台湾|港澳|国际|美国|两岸|华人|经济|财经|军情|社会
人物|文萃|图片|文化|娱乐|评论|社评|快评|观察|专论|网评|外电|智库|智囊
专题|专访|专页|周边|诗词|出版|编译|网书|数据|动态|电讯|名家|记者|简介
   2025年2月17日 星期一
设为首页】【加入最爱】【中评邮箱
您的位置:首页 ->> 台湾国际问题专家策论 ->> 专题图片 】 【打 印】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第4页 第5页 第6页 第7页 第8页 第9页 第10页 第11页 第12页 第13页 第14页 第15页 第16页 第17页 第18页 第19页 第20页 】 
中评论坛:从台湾教科书看认同危机
http://www.CRNTT.com   2012-07-24 00:13:35


 
  张亚中:结语

  今天论坛非常精彩,各位的高见令人深省,我做以下几点结论:

  第一,大家都可以看出由于历史教科书几年来的实践,的确对两岸认同产生非常大的危机,台湾年轻人透过历史教科书,慢慢地形成所谓的“一边一国”政治认同的认识,这对两岸关系未来发展极为不利。

  第二,现行教科书历史书写方式,会造成两岸“一边一史”的认识。

  第三,如何来弥补此问题?大宁兄与两岸统合学会均主张,在目前时间上不允许教科书内容再全面修订的前提下,我们建议三个方向,第一、不要再区分中国史与台湾史,而统以本国史称之。第二、先教现有的中国史,再教台湾史,也就是把台湾史放在中国史的大脉络来讲授。第三、在中国史部分,增加“中华民国”政治史章节。

  刚才王教授、潘教授也提出很好的建议,包括在推行十二年一贯教育时,尽快对于有问题课纲及早准备,能够让新课纲未来顺利上路。在技术过程中,调整课纲委员会委员,由对“中华民国”历史有正确认识的教授出任,给年轻学子一个正确史观。“监察院”也尽快对于历史教科书违反“宪法”之处,提出纠正或弹劾。

  最重要的是,我们希望马英九先生秉持“中华民国宪法”,发扬民族精神,以“中华民国”等于一个中国概念去思考所有教科书事情,让我们下一代在“宪法”上、史观上有正确认识。

  评论员简介

  张亚中:台湾政治大学外交学系硕士、博士,德国汉堡大学哲学暨社会学院哲学博士;曾任职核能工程师,曾在台湾“外交部”、“陆委会”任职,曾派驻维也纳、汉堡、拉脱维亚,在“陆委会”时参与大陆政策研究与制定;现为台湾大学政治学系教授、两岸暨区域统合研究中心主任,两岸统合学会理事长。

  王晓波:台湾大学哲学研究所硕士;曾任中国大陆问题研究中心研究员、台湾史研究会理事长、台湾大学哲学系教授、中国文化大学哲学系教授;现为世新大学教授并兼任中国文化大学哲学系教授、《海峡评论》总编辑、台湾“中国统一联盟”副主席。

  潘朝阳:台湾师范大学地理研究所博士;现为台湾师范大学东亚系、地理系合聘教授、台湾师范大学国际与侨教学院院长。

  谢大宁:台湾师范大学文学博士,主修中国哲学,为当代新儒家牟宗三先生的弟子。曾任台湾中正大学中文系教授、系主任,台湾嘉义社区大学校长,民主行动联盟总召集人;现任佛光大学研发长、文学系教授及系主任,两岸统合学会秘书长。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第4页 第5页 第6页 第7页 第8页 第9页 第10页 第11页 第12页 第13页 第14页 第15页 第16页 第17页 第18页 第19页 第20页 】


扫描二维码访问中评网移动版 】 【打 印扫描二维码访问中评社微信  

 相关新闻:
首页 | 港澳新闻 | 国际时事 | 两岸专区 | 军事聚焦 | 评论世界 | 财经视角 | 文萃大观 | 中评电讯 | 时事专题
关于我们 | 中评动态 | 招聘人才 | 联系方式 | 链接方式 | 中评律师 | 验证记者证 | 免责条款
     最佳浏览模式:1024x768或800X600分辨率   © Copyright 中国评论通讯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