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办:中国评论通讯社
首页|头条|焦点|大陆|台湾|港澳|国际|美国|两岸|华人|经济|财经|军情|社会
人物|文萃|图片|文化|娱乐|评论|社评|快评|观察|专论|网评|外电|智库|智囊
专题|专访|专页|周边|诗词|出版|编译|网书|数据|动态|电讯|名家|记者|简介
   2025年2月17日 星期一
设为首页】【加入最爱】【中评邮箱
您的位置:首页 ->> 台湾国际问题专家策论 ->> 专题图片 】 【打 印】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第4页 第5页 第6页 第7页 第8页 第9页 第10页 第11页 第12页 第13页 第14页 第15页 第16页 第17页 第18页 第19页 第20页 】 
中评论坛:从台湾教科书看认同危机
http://www.CRNTT.com   2012-07-24 00:13:35


谢大宁
 
   谢大宁:台湾民众的国家认同在一连串政治操弄下巨变

  我想从一篇网路文章开始讲起,前些时候有位广州记者到台湾来走了一圈,写下来台感想和对台湾认同的分析。他认为,台湾的认同逐渐与中国断裂的现象,是自然而然形成的,也就是他不认为有政治操弄的问题。我看完那篇文章后,马上想起了当年陈水扁身边大将罗文嘉的例子,罗是师大附中毕业的,他自己曾提到在高中的时候,是典型的大中国主义者,那时满腔旺盛的中华民族情怀,要为中华民族的未来抛头颅洒热血;他的转变是进了台大,因为参加台大几个著名独派团体,进去接受洗礼后才开始有了重要转变。

  我们都是从那个年代走过来的人,我们非常清楚看到,来自于教育系统对个人基本的“国家认同”意识的影响。历史教科书怎么去塑造我们的世界观?1970年代台湾遭逢许多外交挫折,我们都是在克里斯多福来台对他砸鸡蛋的人;在我们当时的观念里,为中国献身是件重要、也是必然的事情。

  这种观念大规模的变化,是从李登辉当政巩固政权之后,比如说司马辽太郎的那些谈话,也在台湾社会内部引起剧烈的冲突,这只是一系列变化的开端。李借助千岛湖事件,开始塑造出“中共等于中国”的图像。在我看来,在台湾“国民意识”形成当中,这绝对是政治操弄的结果,它让中国认同逐渐在台形成割裂。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第4页 第5页 第6页 第7页 第8页 第9页 第10页 第11页 第12页 第13页 第14页 第15页 第16页 第17页 第18页 第19页 第20页 】 


扫描二维码访问中评网移动版 】 【打 印扫描二维码访问中评社微信  

 相关新闻:
首页 | 港澳新闻 | 国际时事 | 两岸专区 | 军事聚焦 | 评论世界 | 财经视角 | 文萃大观 | 中评电讯 | 时事专题
关于我们 | 中评动态 | 招聘人才 | 联系方式 | 链接方式 | 中评律师 | 验证记者证 | 免责条款
     最佳浏览模式:1024x768或800X600分辨率   © Copyright 中国评论通讯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