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第4页 第5页 第6页 第7页 第8页 第9页 第10页 第11页 第12页 第13页 第14页 第15页 第16页 第17页 第18页 第19页 第20页 第21页 第22页 第23页 第24页 第25页 第26页 第27页 第28页 第29页 第30页 第31页 第32页 第33页 第34页 第35页 第36页 第37页 第38页 第39页 】 
中评论坛:周边问题对两岸关系影响
http://www.CRNTT.com   2013-03-25 00:26:31


 
  从两岸关系变化来看,我从什么地方观察出其务实性?中国近代史研究所民国史研究员杨天石是大陆研究蒋介石的第一人,有许多对于“中华民国”重新再认可的观念。他特别于2010年10月在北京大学演讲强调此点。中国大陆当局不仅让他在北大演讲,而且还可以公开经人民网文史频道播出。中国大陆显然理解,要写中国近代史,“中华民国”四个字是不能不务实面对的问题。

  我们今天探讨“周边问题对两岸关系的影响”这个主题的时候,回到务实的观点来讲,东海倡议、南海甚至东亚问题,两岸是不是能够双赢?既言双赢,就不只是单一方面可以解决的问题,因而应有的道路是从深化两岸关系往前走。当大陆真心认定对等尊重“中华民国”存在的事实,自然有助于两岸关系与整个东亚长期的稳定,这也是我个人衷心的期盼。

  最后,我提一个个人感触,以前我们这些学政治学的学生都有个观点,美国政策永远是“重欧轻亚”;但从现在看来,欧洲有欧盟解决自身问题的机制。反而亚洲变成是未来世纪发展极关重要之所在。不管问题怎么解决,所谓东海、南海,甚至于东亚,再扩之于亚洲与全球,我的看法是,至少在整个世界蓝图上,亚洲整个新兴势力崛起的观念,或许将来会带来国际政治作为的重大改变。我们能身在其中,参与这样一个重亚轻欧的世纪,将是一个难得的经验。以此作为结尾,谢谢大家的参与,也谢谢中评社给与我们机会畅所欲言,谢谢!

       评论员简介:

  李宗儒:台湾政治大学外交系、台湾大学政治研究所毕业;曾任“外交部”档资处处长、欧洲司司长与非洲司司长,前驻洛杉矶办事处处长,前“中华民国”驻澳大利亚、希腊、韩国代表,前“中华民国”驻甘比亚共和国大使。

  何思慎:辅仁大学外语学院日本语文系(信息管理辅系)学士,政治大学国际事务学院东亚研究所硕士、博士;曾任辅仁大学日文系讲师、日本交流协会2000年度日台研究中心历史研究者招聘学者、平成国际大学(日本)法政系访问研究员、东京大学东洋文化研究所访问研究员、中华欧亚基金会(智库)研究委员等;现为辅仁大学国际及两岸教育处副国际教育长、外语学院日本研究中心主任、外语学院日文系教授,远景基金会(智库)董事、台湾大学日文系兼任教授。

  陈一新:淡江大学外文系学士与美研所硕士、美国哥伦比亚大学政治系硕士与博士;曾任第三届“立法委员”、“立院”党团召集人、任务型“国大代表”、淡江大学美研所所长、远景基金会国际事务所所长等;现为淡江大学美研所教授、亚太和平研究基金会副执行长。

  翁明贤:德国科隆大学政治学博士;曾任扁政府时代“国家安全”会议谘询委员、台湾战略学会理事长、“国家”展望文教基金会董事长。专长领域:“国家安全”战略与政策、全球化与“国家安全”理论、中国“国家安全”战略与政策、中国国防政策与军事战略、国际关系建构主义理论。现为淡江大学国际事务与战略研究所教授兼所长。

  刘世忠:东吴大学政治系毕业、淡江大学美国研究所硕士、美国哥伦比亚大学政治学硕士、政治学博士班研究、美国华府智库布鲁金斯研究院─东北亚政策研究中心访问学人;曾任“外交部”研设会副主委、“总统府”谘议、民进党国际事务部副主任、英文台北时报政治专栏评论、“新台湾国策智库”研究部主任等;现为民进党中央党部国际事务部主任。

  刘复国:英国赫尔(Hull)大学政治学博士;曾任中兴大学国际政治研究所兼任副教授,日本青山学院大陆国际政治、经济学院访问学者,美国乔治城大学外交学院访问学者,以及美国布鲁金斯研究院访问学者;“外交部”研究设计委员会主任委员等;现为政治大学国际关系研究中心研究员,政治大学麦克阿瑟安全研究中心执行长等。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第4页 第5页 第6页 第7页 第8页 第9页 第10页 第11页 第12页 第13页 第14页 第15页 第16页 第17页 第18页 第19页 第20页 第21页 第22页 第23页 第24页 第25页 第26页 第27页 第28页 第29页 第30页 第31页 第32页 第33页 第34页 第35页 第36页 第37页 第38页 第39页 】


扫描二维码访问中评网移动版 】 【打 印扫描二维码访问中评社微信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