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办:中国评论通讯社   
首页|头条|焦点|大陆|台湾|港澳|国际|美国|两岸|华人|经济|财经|军情|社会
人物|文萃|图片|文化|娱乐|评论|社评|快评|分析|专论|网评|外电|智库|智囊
专题|专访|专页|周边|东亚|出版|编译|网书|数据|动态|电讯|名家|记者|简介
  
设为首页】【】【中评邮箱

选后台湾政情与两岸关系发展
  占台湾土地面积百分之九十九,管辖人口超过百分之七十的县市长选举刚在十二月三日结束,选举结果泛蓝阵营在廿三个县市中共获得十七席(国民党十四席、亲民党一席、新党一席、无党籍一席),国民党并且赢回三个重要指标县市-台北县、宜兰县、嘉义市。其中,台北县从尤清开始,民进党已连续执政十六年;宜兰县从陈定南起,也连续执政达廿四年;嘉义市则向来由地方派系治理,国民党更从未于该地取得执政地位。……
台湾县市长选举观察
  此次选举,蓝绿两党拚搏情绪较之以往有过之而无不及,竞选过程中爆出的高捷揭弊案更是一波紧过一波,冲击到陈水扁的总统府身边幕僚陈哲男(时任总统府副秘书长)。令人纳罕的是,揭发高捷贪污案件者邱毅立委竟如写精彩的章回小说那样,有纹有络,高潮迭起,令人跟着选情不断追读下去,一个回合也不放过。……
松绑与紧缩--透视陈水扁的两岸经贸政策
  尽管从表面上观察,此次选举只是一场地方选举,并无法直接影响两岸关系,惟由于选前一段时间,扁当局意图阻挠连宋访问大陆以来两岸交流升温的趋势,却徒劳无功,只好顺势但被动地抛出「农产品销陆」、「客货运包机」及「开放大陆人民来台观光」等协商议题,欲掌握两岸政策主导权,并拉拢台商、台湾民心及争取台湾主流民意,……
两岸关系转变的四点启示
  上世纪五十年代,毛泽东曾对来访者谈到自己成功的秘诀:我是靠总结经验吃饭的。在历史变化的关键点上,有什么样的总结就有什么样的命运。眼前,两岸关系令人鼓舞的转折尚属初期,能否巩固并继续向正面展开,取决于我们主观上能否对这段实践及时作出科学的总结,否则会错失良机,徒增波折。……
台商在长江三角洲投资面临的新机遇与新挑战
  进入21世纪以来,长三角经济进入了新一轮大发展阶段,与国际接轨,全面建设开放型经济是这一轮经济发展的显着特点。在这样一个大背景下,如何更好地做好吸引台资工作,并把其纳入长三角一体化战略进程,值得我们认真思考。……
“新民进党运动”:冲击与影响
  「本报民调『扁声望跌到25%,新低』,『六成一认为民进党已失创党理想;五成八认为罗文嘉催生新民进党运动是选情考量』」。这是十月九日台湾《联合报》头版头条的标题。这条消息是根据联合报在今年十月七至八日的一项针对1088位成年人所进行的电话访问资料所得出的统计结果。该调查有95%的信心水准,抽样误差在三个百分点以内。……
台湾统独光谱变化的若干迹象
  作者指出,今年以来,台湾的统独光谱有若干重要变化。比如,台湾地下台独电台出现越来越多的「统派」叩应者,而电台主持人亦多半一改过去「闻统则怒」的态度,让这些「统派」叩应者有同等大鸣大放的机会。认为国、亲、新三党及李敖的寻根、搭桥、民族及文化之旅,对台湾归向「一个中国」的影响力、震撼力和感召力很大,……
“后扁”及“扁后”时期的台湾政局评析
  台湾第一次政党轮替后的陈水扁,即将进入第二个任期的后半段。不论当事人主观意愿及行动如何,台湾政治即将进入「后扁」及「扁后」时期。民主国家中第二任总统的权力基础,像是沙漏一般,随时间逐渐流逝,是普遍的定律。至于何时由量变转为质变,成为跛鸭总统,……
台湾政局中的马英九何去何从?
  马英九参选国民党党主席的过程本身就风风雨雨。首先,马英九宣布参选后,连战领导的「老国民党」集团就开始运用各种手法,将马英九的参选诠释为「逼宫」,所以不仅延后投票日期,也持续模糊连战是否有说过自己不再参选这件事情。在这个阶段,……
台湾泛蓝生态的变化与挑战
  泛蓝整合:马英九在党主席选举中击败王金平,可以说成是马英九所虚拟的「想像国民党」,打败了王金平所依恃的「现实国民党」。它让我们见证了党员的「国民党」击败了民意代表、党工、派系和地方桩脚大串联的「国民党」。马英九以压倒性优势当上党主席,除了表达基层党员的「自主性」提高,也传达了一项明确的讯息——他们要的是一个「不一样的国民党」。……
台湾民粹主义:对抗思维下的权力游戏
  学界对民粹主义(Populism)的理解众口纷纭,莫衷一是,难以给它下一个明确定义。英国政治学者凯诺文(Margaret Canovan)将其内涵界定为:「直接诉诸人民的道德情感,反精英、反主流文化、反既有权力结构的群众运动」。民粹主义不满既有社会制度和主流价值,采用简化问题、激化对立的论述策略,煽动敌对情绪,甚至不惜采取偏激的反制行动,排斥异己,……
马英九的两岸观与○八契机
  马英九凭政治魅力果足令他高票当选国民党主席,尔后尽管大小障碍还不少,他之接踵成为泛蓝新「共主」应是指日可待之事。目标无他,在这次选前选后,他都矢言要在○八年将为泛蓝夺回执政大权,支持他的绝大多数党员们毋宁都也有此期望。……
马英九:由一个政治明星到一种政治生态
  马英九似乎一早为自己选定一条软性的刚正不阿人生路,从小修炼自己,充实自己,认真履行。他天天跑步,独自提早进入西方最现代的法治社会,在任何位置上和处境下带头守法,为台湾人所爱戴,做政治明星,但似乎不为台湾人所瞭解。他似乎有一种独特的本事,可以在任何环境中找到那个时空中那个组织应然的义理和正道,进入关键位置,实现理想。不论四周环境多险恶,他都无灾无难守住自己,可以从自己做起,身体力行那个组织人人有口讲、无人认真做的应然义理和正道;以之…
陈水扁软硬两手策略选择透视
  巩固、扩大执政基础并追求长期执政,是陈水扁和民进党策略选择的最核心的价值取向,这一价值取向在陈水扁软硬两手策略的选择上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因为,除去美国、日本等国际因素和中国大陆因素外,影响陈水扁策略选择的主要内因是「执政利益」。所以当陈水扁采取强硬策略的政治收益高于所需付的相应成本时他就必然会采取强硬策略,而当采取软的一手策略的政治收益高于所需付出的相应成本时就必然会采取软的一手策略,而当两种策略成本相当之时则主要采取软中有硬和硬…
两岸何时才能进入和解期
  以连战、宋楚瑜访问大陆为标志,两岸关系进入了和缓期。现在两岸各方一直都在努力要进入和解期。两岸关系的和解期,何时才能到来?怎样才能到来?……
萧万长:两岸应寻找一种双方都接受的政治语言
  四年前,亦即在台湾政党轮替之后不久,台湾前行政院长、国民党副主席萧万长接受本刊专访时表示,他无意再从政,但愿以他的财经专长及经验,就台湾经济的发展和两岸经贸关系的正常化、为两岸人民的和平与共荣贡献心力,“两岸共同市场基金会”也是在此背景下由他一手推动成立的。……
   共1176条﹐第59/59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跳转至第
首页 | 港澳新闻 | 国际时事 | 两岸专区 | 军事聚焦 | 评论世界 | 财经视角 | 文萃大观 | 中评电讯 | 时事专题
关于我们 | 中评动态 | 招聘人才 | 联系方式 | 链接方式 | 中评律师 | 验证记者证 | 免责条款
     最佳浏览模式:1024x768或800X600分辨率   © Copyright 中国评论通讯社